说课:二、说课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说课技能
首页 > 教师 > 教师分享/2011-11-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是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
  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节课教材内容在本学科、本年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
  说课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客观、准确地分析学情,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教学目的包括本节课的总目标与具体的基础知识目标、发展智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其确定都要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
  4.紧扣教学目的,可操作性强
  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节课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讲述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
  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学生情况的分析要以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教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意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念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教学实践的功能。说课中,都是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
  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比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要高度统一。
  (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关键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要求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
  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求职面试;示范性说课则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2.针对性强
  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课节、知识难度较大的课节、结构复杂的课节以及同科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课节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课人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
  3.准备充分
  说课前说课人和评说人都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的准备,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4.评说准确
  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教学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教学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是说课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一)说课应注重什么
  一般说来,说课应注重以下几点:
  1.说课要突出一个“新”字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突出说课的艺术。“新”是说课成功的关键。“新”的要求很高:
  方法新——不能平铺直叙。
  结构新——要有起伏,高潮迭起。
  练习新——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智慧。
  手段新——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图文并茂。
  设计新——从导入新课、展开新课、巩固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怀节,要环环紧扣,具有新意。
  开始新——从开讲艺术到结尾艺术要吸引听者,引起共鸣。
  2.说课要体现一个“美”字
  美是艺术的核心,说课要跟讲课一样处处体现美,给人美的享受。
  内容美——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提示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语言美——教师语言美是决定说课成败的关键。
  情感美——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强烈的情感,不可能把课说得成功。
  板书美——板书是教师的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它以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教态美——教态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教态美可以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3.抓住一个“课”字,突出一个“说”字
  说课,要用一节课1/4~1/3时间说出一节教学环节齐全的课,必须经历完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常规课课型来说,要经历“铺垫——新授课——举例_巩固——置疑——小结——练习”等过程,对采用目标教学法的课程来说,要经历“目标呈现——揭题展示——反馈矫正——课堂练习”等过程。因此,说课者要根据课型抓住这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无论说什么,都要说得有理有据,使听者叫好,达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目的。
  在说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说课”不等于备课,教师千万不能照教案去说。
  (2)“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
  (3)“说课”不等于背死课,教师不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说案”一字不漏地死背下去。
  (4)“说课”不等于读课,教师不能拿着事先写好的材料去读。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要紧紧围绕一个“课”字,突出“说课”的特点,完成说的过程。
  4.遵循“课”路,选准“说”法
  教学思路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教师讲课时,要紧紧围绕教学思路进行,教师在说课时,当然也要环环扣住课堂教学思路展开。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实施“教”法,能否围绕教学思路展开“说”法,无疑是教师授课和说课成败的关键。诚然,说课的方法很多,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实验、说演变、说现象、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横向说、纵向说,理论联系实际说等。但无论怎么“说”,都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去“说”。
  5.变换“说”法,找准“说”点
  说课的对象是听众,而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这些听众可能自是说课的评委、本学科的教师、本教研室的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及教务科、教育研究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但无论怎样,这些听众都竭力站在学生角度去对待说课者所说的课,去审视教法的采用,教学重难点的突出、突破,教学环节的把握等。因此,说课者必须置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
上一篇:说课:三、说教材     下一篇:说课:一、说课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