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姑姑的照片》教学设计之二

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认识16生字,其中会写“照、路、旁、嫩、坛、搂、响、裙”8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尝试概括内容。
   3、了解梦梦善于观察,富于想象的特点,学做聪明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2、了解梦梦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谜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看哪个聪明的孩子猜得又快又准。
   2、出示谜面,指名猜。(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招手……)
   3、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名字叫梦梦,她能给够给看不到、摸不着的风姑姑拍照,她是怎样做的,我们一起来学习《风姑姑的照片》这篇课文。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质疑。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分小组开火车读。
    (3)重点指导:“腮”是平舌音,“照、驶、察”是翘舌音。“嫩、坛、帆、吻”是前鼻音。“旁、响”是后鼻音。“路”与“搂”的读音要注意区分。
   3、识记生字。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搂”与“楼”比较记忆。“嫩”字是左中右结构。“裙”字是衣字旁。
   4、给生字组词
     指名自由组词,小老师领读词语。
     学生默读课文,在回归文本中识记生字,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生字的印象。
   5、写生字。
     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默读课文,概括内容。
   1、教师讲解默读课文的方法。
   2、提出问题:(1)谁给风姑姑拍照?(2)梦梦给风姑姑拍了哪些照片?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回答问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梦梦给风姑姑拍了4张照片的故事,那么梦梦给风姑姑拍了4张什么样的照片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一、二自然段,读后评议。
   2、风,看不见也摸不着,可梦梦却很有把握地给风姑姑拍照,这是怎么一回事?梦梦是怎么想的?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
  三、指导学法,自学课文。
   1、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
   (1)自由读,说说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讨论:每句话写了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总结学习步骤:
   (1)梦梦来到了哪里?
   (2)她看到了什么?
   (3)她是怎样想的?
   (4)她是怎样做的?
   3、按步骤分组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完成板书。
   4、学生自学、讨论。
   5、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梦梦来到了大路旁,看到了嫩绿的柳条轻轻摆,她是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会这样想?
    (2)梦梦来到池塘边,看到了池水轻轻荡,她是怎么想的呢?她为什么会这样想?你觉得想得好吗?为什么?
    (3)梦梦来到花坛边,看到了花儿轻轻摇,为什么说是“风姑姑搂着花儿跳舞”?
    (4)梦梦来到大河边,看到了船儿驶向远方,她是怎么想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6、梦梦还给风姑姑拍了什么照片?请你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
   7、学习第7自然段。
    风姑姑看了自己的照片,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课文,
  五、总结、延伸
    你喜欢梦梦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大路旁 柳条摆动 小树梳头
           梦梦拍“风” { 池塘边 金色波纹 池塘擦脸 } 真聪明
                   花坛边 花儿轻摇 搂着跳舞
                   大河边 船儿扬帆 用力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