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学设计之二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这首古诗,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抓住诗中重点的词句,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春天的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说明
   1、诗意描述
     《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兴致勃勃地放风筝。
   2、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诗人,以写自然景物见长。
  二、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准“莺”“拂”“鸢”“长”
    “长”是多音字,此处读“zhǎng”
  三、释义,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春二月,小草长出了新芽,黄莺鸟在天上飞舞,春烟轻轻擦过河堤边的杨柳,真让人陶醉;读书的孩童放学后早早把家回,赶快凭借东风放风筝。
  四、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 村居
                   小草——新芽
                  黄莺鸟——飞舞真让人陶醉
                   春烟——擦过——杨柳
                读书的孩童——回家——放风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