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实录整理

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人物语气。
   2.理解老马的话,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还要自己动脑筋去想,敢于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教学重、难点:
    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老牛、小马、松鼠贴图,小马头饰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播放《三只小熊》一遍,之后循环播放《两只老虎》。生听到音乐后,便自动跟唱起来。
   师:好听吧!来,会唱的唱起来;(师手势示意学生起立)会跳的跳起来就更棒啦!(师做简单示范动作)
   音乐结束,学生意犹未尽。
   师:好玩儿吧!如果能够放开来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你会觉得更有意思。
   【教后反思:在第一课时中,学生相对拘谨,不爱举手发言,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同时也为了缓解初次面对大型公开课的怯场情绪,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前互动的环节,耳熟能详的旋律,简单有趣的律动让学生们很快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课堂中来。】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谁给大家读读。
  出示:老马小马老牛松鼠
  麦子小河磨坊
  师:(见小手林立)都想读啊,那好,小火车开起来……
  生开小火车大声朗读所示词语。
  师:再小声读读这些词,边读边想像,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一个有趣的故事。
  师领生小声慢读。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生大声齐说:小马过河!
  师:(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马过河》。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吗?(师指所示词语)如果能用上这几个词就更棒啦!
  两生回答,师引导用所示词语说故事梗概。
  【教后反思:选择故事主人公及故事重要线索,七个词便支撑起一个有趣的故事框架,让学生借助这些关键词,先读中回味,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串讲,不仅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对文本有了整体把握,同时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精读品悟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说,小马是听了妈妈的话才试着趟过河的。妈妈的话可真神奇!她是怎样说的呢?请大家打开书,把这句神奇的话找出来。
  1.揭示妈妈的话
  根据生答出示:孩子,光听别人说,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神奇的话。(生齐读)
  师:这里的“别人”指谁?(老牛和松鼠)
  贴老牛和松鼠图。
  师:老牛和松鼠是怎样说的呢?
  根据生答出示老牛和松鼠的话:
  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2.理解妈妈的话
  师:为什么光听老牛和松鼠说,还不能了解河水究竟有多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小马去看个究竟。
  (1)听老牛说
  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第3小节(幻灯出示第3小节全文),其他同学思考:小马在送麦子去磨坊的途中碰到了什么困难?
  生读第3小节,集体为其正音:为难的“为”应读第二声,并用“为”的第四声组词,加以区分。
  师:小马碰到了什么困难?
  生: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
  师:他想到办法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
  生: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那多好啊!
  师:什么是为难?
  生:为难就是想不到办法,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让大家听出小马不知道怎么办了。
  生1朗读不到位。
  师:想的语气,我们可以读轻一些。
  师范读。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其实你们也能读得这样好,谁再来试试?
  生2模仿读,把小马为难的心情,及渴望妈妈在身边的语气读得像模像样。生又热烈鼓掌。
  【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目前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状况,我将问题设计得比较浅显;在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且缺乏朗读技巧的情况下,直接告之人物语言的读法,并做出示范,让学生在模仿读的过程学习、感悟朗读技巧,体会朗读乐趣。】
  师:可是妈妈在身边吗?(不在)
  师:(为难状)那可怎么办呢?
  生:找老牛帮忙。
  师:他是怎样请教老牛的?
  生1读书中原句:牛伯伯,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
  师:小马叫老牛——
  生齐:牛伯伯
  师:这匹小马可真懂礼貌,谁来做懂礼貌的小马?(师拍怕胸脯,加粗嗓门,做老牛语)我是老牛,问问我!
  生2声音小。
  师:(做老牛语)哎哟,我老牛年纪大喽,耳朵不大好!
  生2连忙加大音量又问了一遍。
  师:(摸生头)哟,多懂礼貌的小马啊!真让人喜欢。
  又指名生3。
  师:(做老牛语)这匹小马的声音可真清脆,听上去还挺着急的,一定急着过河呢,我得帮帮他。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也忍不住想做回小马了,可以吗?
  师:(戴上小马头饰,向四周望望做为难状)可是牛伯伯在哪儿呢?
  师:(跑向一名举手的学生,学着小马的样子问)“牛伯伯,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请您告诉我。
  生1大声: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过去。
  师:哦,这位是牛叔叔,年纪还很轻呢。(生笑)
  师笑问:牛伯伯的话可不好说,得注意什么啊?
  生2:牛伯伯的声音要粗一点。
  生3:牛伯伯的话还可以慢一点。
  师:(指屏幕)我们来看,牛伯伯说“水很——”
  生齐答:浅!
  师:(板书:深)这样浅的水,老牛当然认为能过去,他会担心吗?(不会)所以说话时一定显得——?
  生齐:满不在乎!
  师:(师做小马寻老牛状)说的好!让我看看,牛伯伯到底在哪儿呢?
  生4读得确有进步。
  师:(做小马害怕状)这位牛伯伯,您为什么说得这么平静呀?好像一点都不在乎似的?你看看河水可是在哗哗地流着,我好害怕啊,我不敢过去。
  生4略迟疑,后大声:你放心过去吧,不要紧的。(听课教师皆笑)
  师:(小马状)哦,这样啊,那我得赶紧过河,可别耽误了送麦子。
  师摘下头饰。
  【教后反思:初次接触人物语言的感情读,学生需要模仿,却又不能一味停留在模仿的角度,只有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才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所以这一部分,以角色体验的形式,通过对话去触摸人物内心,学生体会到了,同时也读到位了。】
  过渡:正当小马准备趟过河的时候,谁来了?(松鼠)
  (2)听松鼠说
  师:(出示第4小节)自己放声读一读第4小节,动动脑筋怎样才能读好松鼠和小马的话呢?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松鼠的话。
  生1读得平静: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师:想一想,松鼠为什么要突然从树上跳下,拦住小马大叫呢?
  生2:因为松鼠很着急。
  生3:因为不拦住小马,小马就要过河了。
  师:是啊,松鼠认为小马过河是会淹死的,他可不想小马出危险。(指生4)这只小松鼠,小马就要趟过河了,请你赶快拦住他吧。
  生4有明显着急的表情,语气也着急许多。生鼓掌。
  师:这是一只善良的松鼠,因为担心小马,满脸是着急的表情,可是要想把着急的语气表现出来,我们可以叫得再快一点,第二个“别过河”和“淹死”也可以读得再响亮一点。
  师范读
  生齐读到位。
  师:听了松鼠焦急万分的话,小马是怎样问的?
  生: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
  师:为什么吃惊?
  生:老牛认为水深,松鼠却说“会淹死你的”。
  师强调语气:是啊!小马很惊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吃惊地问——
  生加重疑问语气齐说:水很深吗?
  师:(板书:深?)松鼠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话,谁来读一读。
  生1语气平淡: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