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感悟 美的升华

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好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读中感悟,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齐):喜欢!
  师:能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
  生1:我的好朋友是蔡小娟。她学习成绩很好,妈妈让我向她学习。所以我就和她交朋友了。
  师:会学习是她的长处,也值得大家向她学习。
  生2:我的好朋友是胡易。他很诚实,我很喜欢和他交朋友。
  师:诚实是一种美德,相信你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生3:我的好朋友是蔡星星。她现在在罗阳读书,她唱歌唱得很好听,我喜欢听她唱歌。
  师:歌唱得好是她的长处,老师也喜欢听歌,我也想和她交朋友。别忘了介绍给老师认识,好吗?(一片笑声)
  师: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老师真想跟你们交上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愿意)
  [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聊聊自己的好朋友,再征得学生的同意与自己交朋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学生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知道孩子们都喜欢交朋友。你瞧,今天老师把谁请来了?
  (课件出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图片)
  师:你们愿意跟他们交朋友吗?
  生(齐):愿意!
  师:只有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才有可能交成知心朋友呀!那就让我们打开书本66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小柳树和小枣树在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生读,师巡视)
  师:课堂上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真美!你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了吗?(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生1:老师,我发现春天的小柳树很美,小枣树很难看。
  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写小柳树美的句子吗?
  生1:小柳树的腰细细的……
  师:你不但会读书,而且很勇敢。为我们的勇敢者鼓鼓掌吧。
  (全体鼓掌,课件出示句子)
  师: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生2:小柳树的腰细细的……
  师:还有谁想把柳树读得更美些?
  生3:小柳树的腰细细的……
  师: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笑了?
  生3:因为我看到小柳树很美,所以高兴地笑了。
  生4:老师,还有一句话也是写柳树美的: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哇!你的发现证明了柳树确实太美了。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课件出示句子)
  生4: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小朋友们,你觉得他读得美吗?
  生5:有一点点美。
  师:你能把剩下的一点儿美也读出来吗?
  生5: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师:(问生4)你觉得她读得怎样?
  生4:她读得比我美!
  师:你很诚实,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试试吗?
  生4:想!
  师:相信你!一定行的!
  生4:春天到了,小柳树发芽儿了……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听到掌声了吗?大家在表扬你进步得很快呢!
  [这里的朗读指导体现了层次性,没有流于形式。先是自发地读,然后是润物细无声地指导:“你在读的时候为什么笑了?”和“我们应该用高兴的语气读”,相比之下,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想试试吗?”,此时在本人无痕地引导下,学生倍感轻松、愉悦,使学生带着一种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师:孩子们,春天的小柳树在你们的赞美中越来越漂亮了,而小枣树呢?
  生(齐):光秃秃的。(课件出示光秃秃的枣树图片)
  师:你知道“光秃秃”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身上什么都没有。
  生2:就是身上没有穿上浅绿色的衣服。
  生3:就是树上一片叶子也没有长出来。
  ……
  [对于“光秃秃”这个词的理解,本人先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直观认识,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学生既真切、扎实地理解了词语,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将春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进行比较。]
  师:这在小柳树的眼里是多么难看呀,于是她开始说小枣树了。她说了什么话,小朋友们能找出来吗?
  生1: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课件出示句子)
  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是这棵美丽的小柳树了,你准备怎么说?
  生2:高兴地说。
  生3:骄傲地说。
  生4:神气地说。
  ……
  (指名学生读后,我再让他们加上表情动作朗读)
  师:(对着读得很棒的学生)小柳树,你为什么要嘲笑小枣树呀?
  生:因为我长得比她美呀!(又是一片笑声)
  师:瞧他,多神气!我们也像他一样神气一回吧!
  生(齐):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
  师:多骄傲的小柳树!不过,老师得劝劝你们,可千万别得意太早了,因为秋天就要到了。(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
  师:孩子们,发现秋天的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不同了吗?
  生1:老师,我发现秋天到了,小枣树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不会结果子。
  师:你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一眼就发现了枣树上的枣子,老师可喜欢吃枣子了。(课件出示句子:秋天到了,小枣树结出又大又红的枣子。)谁的枣子又大又红呀?(示意学生举手朗读)
  生2:秋天到了,小枣树……
  师:你的枣子虽然很大,可是不够红。谁的枣子又大又红?
  生3:秋天到了,小枣树……
  师:哇!你的枣子真大、真红呀!老师都要流口水了。(笑)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富有风趣幽默的评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在读中更好地感悟。]
  师:这时小柳树看看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己却不结果,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师引读,生分角色读,适时指导朗读)
  师:小枣树们,你们会这么说她吗?
  生(齐):不会。
  师:小枣树会怎么说呢?
  生1: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师:孩子们,你们都会交朋友。可不可以也帮“温”字找找朋友呀?
  (温暖温柔温度温泉……)
  师:孩子们真是乐于助人,帮“温”找了这么多朋友,那么“温和”应该跟哪个词语的意思差不多呀?
  生2:温柔。
  师:温柔地说该怎么说呢?要说好这句话可难啦!有信心说好吗?
  生(齐):有!
  师:自信的孩子是最可爱的。现在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与同桌练读练读吧。同桌读得好的,你就向他学习;同桌读得不够好的,你就当当小老师教教他,好吗?
  (生合作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谁想当一回小枣树温和地说一说?
  师: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
  生1:我知道了小枣树很谦虚。
  生2:我知道了小枣树长叶比较迟。
  生3:我知道了小枣树在夸奖小柳树。
  生4:春天,如果爷爷干活累了,就坐在柳树下休息,还可以欣赏她的美;秋天,如果爷爷干活累了,就坐在枣树下休息,还可以摘几颗枣子解解渴呢!
  师:嗯!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5:我知道小柳树和小枣树已经交成朋友了。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5:因为小枣树都不跟小柳树计较了还在夸她,我想她们会交成朋友的。
  师:老师相信你也是一个不和别人斤斤计较的孩子,对吗?(学生点点头)
  生6:老师,我要补充,我是读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才知道他们是好朋友了,因为小柳树知错就改了。
  师:孩子们真会学习,我们一齐读一读吧。(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
  生(齐读):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激起了学生积极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表达时他们力争使自己的语言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