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和信任》教学设计之一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故事很简单,但极富特色。作者选取的是生活中平常的小事,但人物“诚实”的品质跃然纸上,的确让人感动。平平淡淡的描写,极少的气氛渲染,淡淡的人物刻画,白描化的语言,使文章感人至深。“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故事所表达的不正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为人根本——诚信吗?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2、学会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的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处世态度。
   4、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人物对话,感受主人公“诚实”的品质。
  教学难点:
    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诚信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宋庆龄小时侯的故事吗。说说:宋庆龄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诚实和信任的课文,第12课诚实和信任。
   2、板书课题,读课题,学生质疑:谁诚实?谁信任谁?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故障毕竟环顾歉意知晓费用宝贵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在谁?作者是怎样做的?你是怎样看待作者的做法的?
   3、全班交流讨论:
    (1)事故发生的原因:
       天黑有雾能见度很差
       红色小车车身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
    (2)责任在谁?
       双方都有责任。
    (3)作者是怎样做的?
       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张字条,压在小车的雨刷下。字条上,我写明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
       理解词语:环顾
    (4)你怎样看待作者的做法?
   4、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书写“毕、货、贵”字。
    (4)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八12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了解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4—11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和红色小车的主人有几次对话,都说了些什么?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学习第一次对话:
    (1)指明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从他们的第一次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车子的反光镜碰坏了;车主自己换上了;车主向作者表示感谢。)
    (3)从他们的这次对话中,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讨论:反光镜是怎么碰坏的?车主为什么要向作者表示感谢?
    (4)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习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对话。
    (2)“无人知晓的情况”是指当时是一种什么情况?
    (3)对作者的这一举动,你又怎么看?
    (4)当车主发现这一字条时,心里会怎么想?
    (5)小结:正是由于作者的诚实和信任,使车主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深深地被感动了!
    (6)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对话:
    (1)指名朗读对话。
    (2)交流:你想说什么?
    (3)出示句子: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4)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诚实和信任的理解。
  四、拓展学习。
    收集关于诚信的故事,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