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材简解
  《菩萨兵》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任与感激。课文语言朴实,却字字包含真情,是训练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情。
  设计理念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菩萨兵》一文中人物语言的描写真挚朴实,可结合背景知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潜心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促进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设计思路
  本课的课题很值得关注,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菩萨兵”一词平日又少见,也许师生均是第一次接触。因此,读懂课文应从读懂课题开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的题目是“菩萨兵”,而这个题目源于课文最后藏族同胞的一句话,我们不妨从这一句话入手,进入教学过程。
  本文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写的不是你死我活、硝烟弥漫的军事斗争,而是写的红军与反动军队的民心之争,虽然情节并不跌宕起伏,但故事却生动感人。所以,教学设计拟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1、介绍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感情。
   2、反复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
   3、积极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长征吗?(教师简单叙述红军长征背景)谁愿意给大家讲一个有关长征的故事?
   2、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在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军爱民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等等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一读课文,看能否从课文当中找到答案。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打个“?”。
   2、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当中的生字词。
    (1)出示词语。
       藏族 一段 同胞 朱德 翻译 糊涂 怨不得 平平展展
       春耕 播下 菩萨 糟蹋 挨饿 地区 不饶人 尽心尽力
    (2)指名读,相机正音。提醒:“藏族”两个均为平舌音;“菩萨”、“糟蹋”、“糊涂”第二个字均要念轻声;“饶”声母为r;多音字“挨”在“挨饿”中读?SPAN lang=EN-US>i,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用“尽心尽力”造句。
   3、理解词意。
    (1)本课的词语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
    (2)讨论交流,相机介绍解决方法:查字典、向别人请教、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
  三、理清脉络
    过渡:同学们,扫除了以上阅读障碍,老师相信你们能把课文读得更好。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长句。(师生评议)
   2、指导分段。
     全文一共有几个大段?各段说了些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藏族同胞由于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对红军的到来非常害怕,躲进了深山。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讲朱德总司令急藏族同胞所急,请翻译去动员藏族同胞回来,在未果的情况下,总司令怕耽误了春耕的大好时机,决定帮助藏族同胞抢种。
     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讲总司令在第二天召开了春耕动员会,会后与战士们一起参加了春耕。
     第四段(第8、9自然段):讲春耕行动深深地感动了藏族同胞,他们赞颂朱总司令率领的红军是“菩萨兵”。
  四、学习课文第1、9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9自然段
     过渡:通过朗读,我们知道“菩萨兵”这个题目出自文中的一句话,请同学们快速地找出来。
   1、学生自由读,划出文中的句子。
   2、交流出示: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1)“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菩萨一样的兵”是谁?
    (2)是谁这样称呼他们的?
    (3)指导朗读:藏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注意读出感激的语气)
  (二)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藏民们原来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交流: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1)抓住“一……早就……”等词语体会藏民的害怕。
      为什么害怕?想象反对军队是如何对待藏民的。
    (2)朗读体会。
   3、教师小结:藏民们原来是如此害怕军队,可是后来又称红军是菩萨兵,藏民们的态度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教学生字
   1、同学们,读完了课文,我们来写一写本课的生字吧!先把语文书打开,翻到课后第2题,拿出你的钢笔描红。写字之前,请大家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要注意三个“一”,同桌相互提醒。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写字。
   2、同学们,字写完了,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生字,看哪些字你原来就会写的,哪些字的结构比较复杂,你就重点记一记,可以在座位上书空。
   3、下面请同学们抄写生字词,把这些生字词牢牢地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中。

  板书设计
               民:躲  回  流泪
        7.菩萨兵     ↓  ↑   ↑   鱼水情
               军:急  找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