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也在淋雨

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S版第五册课文]
  美好的品质就像鲜花一样,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灿烂。从敬爱的周总理到普通的百姓,我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时,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1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bīn)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zhì)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bì)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shà)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sāo)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bīn)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jiá)不停地往下淌(tǎng)。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zhì),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jiāng)汤(tāng),给挨雨淋的群众驱(qū)驱寒,暖暖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材自《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5—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

  〖已完成校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