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学设计之四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6、评析孔明
    学生1:足智多谋,因为他传令将“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围绕城门的“空”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
    学生2:处乱不惊,因为他没有像文武百官吓得不知所措,他“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地施展他的计谋。
    学生3:神机妙算,因为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得以成功。
    学生4:临危不惧,因为“众官尽皆失色”,他却敢于在司马懿的敌军面前,镇定自若,面对敌人“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设了一道空城计,以少胜多
    (板书:孔明: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
    老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各抒已见,有理有据。那司马懿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7、评析司马懿
    学生1:疑心病重,因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他认为孔明想暗算他。
    学生2;老谋深算,因为他把孔明想得过于复杂,自认为孔明做事谨慎,“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结果中了孔明的计谋。
    学生3:我不同意第二个同学的观点,我觉得司马懿并不是老谋深算,如果他老谋深算,为什么还会在智谋上输给孔明呢?我倒是觉得他狡诈多端,因为他认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亮生平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结果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中了孔明的“空城计”。
    老师:两位同学的争论非常好!到底司马懿有没有老谋深算呢,我想要联系《三国演义》整部小说的故事发展来看,在“空城计”之前,司马懿刚打了胜仗,占了街亭,可见在街亭一仗中,司马懿是深思熟虑。在《空城计》这个文章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还是老谋深算的。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请举手!
    学生4:多疑自负,因为他自负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结果被孔明的“空城计”吓退。
    (板书: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
  三、研读归纳、塑人手法
    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第一部分通过魏蜀双方军力的对比突出西城之险;用众官“尽皆失色”衬托诸葛亮临危不惊。第三部分以司马昭的年轻气盛衬托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和多疑自负。第四部分司马军尽去,众官“无不骇然”而孔明“抚掌而笑”,众官“必弃城而走”的愚见与孔明的一番高见的对比,突出了孔明的足智多谋。全文写司马懿也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文中二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一是写诸葛亮在城头“笑容可鞠”,焚香操琴。此时诸葛亮故作坦然,诱司马中计。内心不免有些紧张。二是见魏军远去,诸葛亮“抚掌大笑”,这是如释重负,是轻松的笑,也是侥幸的笑,毕竟太危险了。
  四、拓展训练、计成原因
   1、分析完了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你们明白空城计成功的原因了吗?
     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因为孔明深深了解司马懿,知道司马懿对自己的了解有限,他只知道孔明生平不曾弄险,自以为深深了解孔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不知道置死地而后生的道理。另外,孔明知道司马懿刚愎自用,必然不会听从别人的意见,所以在关键时刻,孔明敢于“弄险”,并且一举成功。
   2、将课文改写成小话剧,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表演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表达具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出我国传统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同学们要以利用课余时间读一读这本名著《三国演义》。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
   3、认真阅读名著《国演义》。

  七、板书设计
                    空城计
             兵临城下    临危施计  司马中计   孔明释计
        诸葛亮: 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
        司马懿: 疑心病重、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多疑自负

  八、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古文,全文通过逼计、施计、中计、释计这一脉络生动描述了诸葛亮面对强敌处变不惊,运用计谋,终于使魏国名将司马懿引兵退去精彩场面。教学时教师必需充分利用文中的注释加之课外搜集的三国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然后从审题质疑出发,抓住课文脉络,了解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怎样摆空城计和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最后通过人物性格的对比,体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刘集乡刘阁小学:范中华
  2010年4月16日

  个人简历
  范中华刘集乡刘阁小学校长,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努力致力于“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坚持实施开放式教学,大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努力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所撰写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等论文获得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多次执教县乡公开课观模课;五次被评为县优质课教师;两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模范班主任;县“两基”先进工作者;县文明教师。教学质量在乡学科抽测中取得十连胜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