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第三站:秦兵马俑

 

带着登长城和游览颐和园的美好心情,我们前往西安,那里有令世界震撼的秦兵马俑。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的过程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

 

(二)再读课文,品味语句。

 

根据学习前两课的经验,自己把表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与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语句和段落画下来。

 

(三)以读为主,读中体会。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品读,用心体会,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朗读,评价。

 

总结回顾: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模块三 品味语言,领悟表达

 

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并且也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今天,我们这节课的重点是,深入体会文章怎样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些“世界遗产”描述的如此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一、整体回顾,概括介绍你印象最深的一篇课文或是一个片断。

 

二、赏析词句,品味语言。(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浏览全组课文,把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并与同学交流读书的感受。

 

2.指名读自己画出的句子或段落,说出理由,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1)抓重点段落赏析:

 

在《长城》这一课中抓住这两句话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让学生找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学生充分朗读、勾画、批注的基础上再全班交流。

 

2)迁移运用:

 

在《颐和园》、《秦兵马俑》这两篇课文中,让学生继续运用抓重点段落和句子的方法,通过指名读、赛读、评价读、想象画面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欣赏、赞美、自豪的情调。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颐和园的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个性鲜明。

 

3)咬文嚼字: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真好,我们来体会体会。幻灯片出示句子: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登上长城,“很自然地想起”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势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耸立”一词使我们感觉到佛香阁的“高”。用“镜子”和“碧玉”比喻湖水的静和绿。“滑”字与前面昆明湖水的静相衬托,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我们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吧。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