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唠家常:《猫》一文写作初衷的臆测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老舍的《猫》一直为我所钟爱。爱它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也爱猫,家中曾经不间断地养过猫。说实话,真要把这一篇文本说得文字表达如何好,怎样,我看就连老舍先生自己都不会同意。单说课文中拓展阅读的其他两位名家的猫片段,在文字的精巧上就大有胜其一筹的超越感,更不消说古往今来爱猫者也不乏历史名流:武则天,牛顿,爱新觉罗溥杰……不少名人大家笔下都出现过:冰心,钱锺书,杨绛……笔下的名更是羡煞我也。

可这篇文章就这么招人喜欢,其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字里行间那种轻松无拘束,随意不做作的阅读快感。臆测中,此文仅仅是老舍在与旁人唠家常呢。本次话题的主角──一只猫。

说道家中这只猫,老舍先生不问青红皂白就来个古怪的定语──古怪。这可着实害了不少教师学生费尽心思地瞎折腾:找一找,文中那些地方表现出古怪?课堂上的儿童也煞有介事的寻找,居然也找到不少语句,双方你唱我和地呼应着,结论很快就有了: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决然不同的表现;它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收工,缝合,一只古怪的猫就这样被肢解了,像一个凝固的标本,没了生气。古怪,什么时候等于矛盾了?猫,很生气,老舍,也很生气。

试问:这样的表现哪是什么“古怪”啊,分明就是可爱嘛。应该说:猫,本性如此,见怪不怪。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文中有一句印证猫的可爱“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注意,是“更可爱”,说明小猫和人一样,大了,可爱度反而降低了。还要问:明明是可爱,为什么要写作“古怪”?如果你和北方人过家常,特别是和老北京人唠家常就会发现,这是他们说话中的习惯──越是疼爱,越讲得些。

不得不插入说说老舍是什么人。其一,是正儿八经的老北京。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最后叶落归根在北京。他的创作也和北京息息相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话从事创作的一位作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北京为背景,例如,《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浓郁的北京特色,任何人读老舍的作品,都会感到语言富有北京韵味。其二,老舍是满人,血统纯正的“皇族八旗”。虽说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八旗已经没落,甚至在“文革”时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八旗,但是老舍的八旗血统是不争的,八旗遗风尚存。历史上满族人出武士多,出文人少,所以入关后非常善于学习,他们广泛吸收了汉文化,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优秀民族。加之当了统治民族,国泰民安,整个民族有条件从事各种文化活动,逐渐成长为一个文化很高的民族。即便是到了清末民初,每个满族人不管识不识字,都会一两样乐器,都会唱几句牌子曲,都有养花、养狗、养马、养鸽子、养蛐蛐的爱好。想来老舍是爱养猫的满人。第三,老舍是平凡的穷人。老舍先生是穷人出身。父亲葬身于抵抗八国联军的炮火中,当时老舍仅有一岁半。此后,他的一家靠母亲为别人洗衣裳做活计过日子,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老舍很小就懂得愁吃愁喝。这种出身使他的文字最接地气,如和邻居相谈。文字中的潜台词是:咱是穷人,咱们是一个炕头上的。

回过头来说,老百姓聊家常不就经常用反语么?家里的老伴,有时在话语中成了“老东西”“老没正经儿的”急起来时甚至是“老不死的”越是喜欢,越是熟悉,感情越是深厚就越是不怕对方怪罪,不怕对方误会。这样想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其实表达了老舍的内心对这个家中的一员实在是喜欢得很。为啥?猫儿,你太有才了!

的有才是明摆着的。先看第一段,最经典: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您觉得和别人家里人,说的最主要的是什么?是性格,说时用得最普遍的方法是什么?是举例。老舍就是这么说的,他就是把猫当作家人看待。这点不用多说,养过宠物的都知道。自己舍不得吃给猫吃;为安排最温暖的窝;有个头疼脑热的,比伺候亲妈还上心;一旦遇着友,说起来更是没完没了。

性格上,老舍说:老实,乖,固执,尽职。如果真是个人,感觉有些精神分裂。幸好是只猫,反倒是不这样就不像话,是野猫了。老舍很熟悉这家中的一员,每日生活在一起,举起例子来可以说是随手拈来,凡是一只猫能做,该做,会做,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