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一曲生命桥的爱之歌……小学语文-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本

]

 

(三)读悟交流,深入文本。

 

师:学习语文要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能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请你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用心去发现、去品味,看看哪些句子打动了你,在你感受深刻的词句子旁写出自己的看法。

 

1.学生品读课文,写感想。师:相机巡视,了解学情。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学习发现。。

 

3.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拨,读悟交融,理解课文。

 

预设交流:

 

感悟场景一:杭州某一医院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师指导学法:勾画自己认为重点的句子,在重点的词语下加着重号,并说说体会。

 

2.抓住重点语句交流“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1)指名读,学生谈体会。

 

2)教师联系生活讲述:同学们,在许多诗人笔下都同样出现过这样一个词:生命如花!生命像玫瑰一样热烈,像紫丁香一样缤纷,像丹桂一样芬芳。瞧我们,健康活泼!朝气蓬勃!操场上,我们伸展开胳膊腿奔跑、追逐;走廊里,我们展开歌喉,尽情唱上一回……可是现在──(生齐读此句)

 

3)比较句子:出示落掉“含苞的”一词的比喻句,生读、议,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体会小钱在人生花季却因病魔缠身,生命之花即将凋零的可悲遭遇。

 

4)让生找出句中“唯有……才……”这一组关联词,联系上下文深刻理解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观看插图,想象躺在病床上的小钱会想些什么?此刻,你最想对小钱说什么?指导学生分别怀着难过、心痛、惋惜的情感多次朗读这一重点语句。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抓住比喻句、重点词,品词析句,通过观图想象,再入情入境地朗读,将悟到的情外化于朗读中,让情与文水乳交融。〗

 

感悟场景二:台湾花莲慈济医院

 

教师导语:小钱是幸运的,他找到了适合自己骨髓移植的人,这个人就是远在台湾的一位不知名的青年。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花莲慈济医院,走近那位青年,去看看那感人的一幕幕……

 

1.学生自由读35自然段,学法同上。

 

2.全班交流。(抓住两个感动点开展对话式阅读)

 

感动点A:冒着生命危险来捐献(5自然段)

 

重点语句二:“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播放地震录像(旁白:这就是大地震发生时的场面!在人们毫无准备中,猝然间,大地轰鸣,山崩地裂,倾刻间高楼大厦摧枯拉朽,人们在惊慌中奔跑着、哭喊着,乱作一团;在恐惧中无助地哭泣、号叫……距统计,这次地震中,死亡人数2735人,伤10002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达20万人以上。

 

2)谈感想:假如你就在大地震的现场,你会做什么?想象自己在现场的种种表现,体验地震的恐怖、可怕,想象地震时人们的惊慌和恐惧,

 

3)教师引读:

 

·大地在余震中摇晃,人们惊慌失措,奔跑着、哭喊着,乱作一团,而此时此刻──学生接着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前,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大地在余震中摇晃,钻进了防空洞的亲人不停地向外张望:我的儿子,我的妻子,我的爸爸妈妈是否安全呢?而此时此刻──学生接着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前,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