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认知走向情感体认知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今年是我第一次执教语文新教材第七册。第一单元主题就是——“关怀,是我们生活中最令人心醉的风景。”具体内容都是围绕教师、父母的谆谆教诲,蕴含深切的关爱,充满人生哲理,应该说凸现新教材的特点。但从以往诸多的案例中发现,教材的这一特色往往是教学难点。学生在读课文时,更多的是知识角度出发——即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告诉我们什么?而内心深处的灵动,真正走进课文较难。老师煽情的话语、课堂教学中处心积虑的“圈套”、35分钟高强度的朗读似乎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引领学生从知识认知走向情感体验,缩小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情感落差,是我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在常规教学进入到第4课的时候,我决定从预习入手,充分了解学生的情感基点、阅读前认知。因为这一课是《妈妈,我爱您》,大意是一位小男孩为了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搜集废麻袋,辛苦积攒18元钱。母子之爱应该不是非常陌生的内容。于是我请学生从两方面入手,进行书面预习:

  选择1—2个你觉得难理解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浏览全文,说说你已经懂得的内容或者提出问题。
  预习本子收上来后,出现了预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内容。一叠预习本上赫然写着:为什么要送给妈妈礼物?另一叠本子上又写着这样的体会:这篇文章写了小男孩很爱妈妈。我开始猜测:写出问题的孩子是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养尊处优惯了,觉得这个小男孩辛苦得有点莫名其妙。而后一类的体会就是我开始判断的,学生对“母子之爱”这一类主题已经很熟悉了,在他的阅读前认知中,甚至有一些定势。
  于是,我决定充分利用掌握的信息,改变常规授课过程。

  课堂实录:
  “同学们,昨天的预习大家完成得很认真。有些同学提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小男孩为什么要送礼物给妈妈呢?”
  举起的小手很多,还看得出一部分人脸上的不屑。
  “书上说,那天是他妈妈的生日。”男孩说得很干脆。
  “妈妈生日就一定要送礼物吗?”我紧追不舍。
  “因为男孩很爱他的母亲。”“妈妈平时关心他。”一批同学脱口而出,声音响亮。
  我决定出其不意——“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事情让你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一下子,教室安静下来,然后窃窃私语。举起的手明显比前面少了很多。
  “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守在我的旁边。”意料中的贫乏。但总算是开始。“妈妈帮我复习。”是啊!对学生来说就是感受到这里为止,所以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丰富他们的情感,对生活的认识。
  “同学们,在你以往的学习中,有哪些诗歌、文章是介绍母爱?”
  最优秀的学生终于举手,一首《游子吟》断断续续地背了下来。后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新内容。
  我不再等待,引出课文学习的目标——
  “对于母爱,课文中的男孩感受比你们更深。所以他的行为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对课文的精读就此正式拉开……

  分析:
  1、古人说,“少年读书,如隙中望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阅历的深浅,影响着感知活动的深浅,当然也影响情感积淀。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使学生的“读者视野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准备态势”。前面提到的预习切入口无疑是比较恰当的。
  2、教师希望从两次提问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原有的阅读积累出发,调整学生的情感基点,但学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如果那时,教师准备好一段生活中母子之爱的小故事,一首熟悉的《妈妈再爱我一次》也许就能弥补课堂的空白。教师还可以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同时,推荐一批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增加这方面的阅读体验。
  3、教师在教材把握中,必须有明确的情感主线。如第4课,教师本人如果泛泛地关注一些所谓的重点句,自身没有情感体验。那学生提出再多的问题,教师也无法抓住要害,组织教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