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一回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09-1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关注度 ★★★★★

  北京物资学院设“学风试点班”禁迟到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物资学院在大一新生中推行“学风试点班”,规定试点班的学生不能迟到早退,课堂发问要先举手,不得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等。综合测评不合格的班级将给予增加早读时间等惩罚。

  点评:从细微处为大学生立规矩,学校可谓用心良苦。但如此小学化的管理就像给大人穿上童装,3个字:“不合适”。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大学的学风建设无论内容还是手段都应与小学有所区别。或许大学也很无奈:该在小学养成的习惯没养成。那么,给受教育者“合适”的教育——这对各学段的施教者都是并不多余的忠告。

  关注度 ★★★★

  麻辣物理教师评语爆粗口

  据《现代快报》报道,有网友在无锡的东林论坛发帖称,他朋友孩子的物理作业本上充斥着“恶心”、“没脑子”等评语,孩子家长气愤不已。在跟帖中,网友的观点截然不同,有人反感,有人却认为教师表现出了率真的一面。

  点评:这位教师如果不是真的“没素质”,就是想通过类似耍酷的方式表明一种愿与学生为伍的态度。与学生做朋友当然比板着面孔教训学生好,但走进学生的语境不代表必须说粗口。这种低姿态的求同行为不仅对“征服”“90后”学生无益,还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同时也与为人师表的精神内涵相去甚远。

  关注度 ★★★

  湖北支教教师赴英培训成制度

  据《光明日报》报道,湖北省支教教师赴英培训团的教师们在12月中旬结束了为期三周的紧张培训。据悉,从前年至今,湖北省教育厅已向国外派出3个支教教师培训团,目前这一项目已经制度化。

  点评:把出国考察的机会留给志愿从事农村教育的支教教师,并且已形成制度,相比一些地方习惯锦上添花的做法,湖北这种雪中送炭体现了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心。但愿这些教师考察后的收获不仅作为一种认识存留于观念中,更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尝试。当然,进行这类探索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配套政策的有力支持。

  关注度 ★★★

  上海约半数学生闲暇首选上网

  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社科院青少所与市妇联儿童部开展的“上海青少年闲暇时间调查”显示,近两成学生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约半数学生在闲暇时首选上网,47%的学生将学习也作为闲暇时间中重要的活动内容,由此看来,上海小囡“不大会玩”。

  点评:在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和催促的声音里,多数中国孩子都变成了“玩无能”。专家说,闲暇对孩子是必要的。专家还说,发呆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好处。但是做不完的功课和背不动的书包让闲暇也变得沉重起来,孩子们被关在“水泥笼子”里,在父母成才的期待中长大,哪天真有了片刻闲暇,也只会与网络、电视为伴。没办法,人们对“慢”的呼声早被竞争时代的快节奏掩盖了。

  (本周点评人:王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