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打下基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设体育强国,离不开青少年;建设健康中国,同样离不开青少年。在近日召开的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赵勇关于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设想。在此,我们摘编其讲话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多次就体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形成了一整套指导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系统、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是体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总书记对青少年体育工作也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良好的体育教育要从基础抓起,学生的体能素质、综合素质要上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总书记还指出,我国有3亿多少年儿童,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少年的关怀,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革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在思考怎样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体育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青少年体育工作到了非重视不可的时候了。一方面,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弱化导致体育改革发展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另一方面,新时代对青少年体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需要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一代接力奋斗。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人民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近视、不要未老先衰,我们在学校内、社会上培养青少年的阵地、设施、教练等,还远远满足不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育强国建设也对青少年体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大力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是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以正确的政绩观、按体育规律办事的重大举措。

    着力构建青少年体育工作新格局

    构建面向全体青少年的新格局。构建这样的新格局,就是要在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中都要融入体育的要素。幼儿教育阶段,我们要通过培养幼师的体育技能,加强幼儿体育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要和教育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要结合体育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整合各类体育资源。要让更多运动员进到教师队伍中,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要带着教练、带着项目、带着教材、带着大纲、带着明星进校园。还要组建体育教练进校园志愿服务,开展优秀运动员进校园常态活动。高等教育阶段,体育部门与高校一起办高水平运动队。家庭、社区都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我们最近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民健身进家庭的指导意见》,家庭体育要成为亲子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层面,要抓好8小时以外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特别是冬夏令营,大力发展和培育校外青少年体育组织。

    构建奥运项目广覆盖的新格局。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体系没有广泛覆盖奥运项目,一些项目仍处于空白状态,出现了后备人才的断档,这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只有优化项目布局奥运战略才能落地生根。里约奥运会含小项306个,我国参赛的只有210 项,拿到金牌的只有26项,平昌冬奥会含小项102个,我国参赛的只有53项,拿到金牌的只有1项,我们有很多项目还不具备参赛资格,还有很多项目基本没有开展,没有青少年人才基础。我们构建的新格局,要覆盖所有冬季奥运项目和大多数夏季奥运项目。关键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基础抓起,才有可能取得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还要在青少年中大力推广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式摔跤、射箭、武术、龙舟等运动。

    构建青少年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结合的新格局。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是相互促进的,特别在青少年阶段,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体育,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尖子和体育明星。同时,通过明星效应激发青少年的体育兴趣。从群众体育到竞技体育,必须有一个中间地带,这就是业余训练。过去的业余训练存在误区,业余体校都是瞄准省运会,因此培养人才的效果有限。目前,特色的专业化学校还太少。我们要把青少年群众体育做大做实,把业余训练做科学做高效,从而把青少年竞技体育做精做优。

    构建专业特色基地星罗棋布的新格局。我国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呈现同质化、老旧化,缺乏现代科技装备和手段。没有高水平的基地,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人才。按照人才成长规律,要在全国筹备建立2—3个国家综合性青少年训练中心,有一流的科技手段、一流的复合型团队。在全国建立各具特色的训练场地和训练团队。

    构建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格局。体育改革的根本就是要打破体育部门一家办体育,要变成全社会办体育,以开放的思路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这样就活力无穷、魅力无穷。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构建起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的体制机制,青少年体育工作尤其要这样做。我们长期存在一个误区,举国体制实际上应该是党领导下的齐抓共管,而非举体育体制,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要回归真正的举国体制。办青少年体育,既要在党委领导下齐抓共管、体教结合,又要动员企业、俱乐部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

    以办事业的方式,实施青少年体育重点工程

    实施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培养工程。一是建立国家队和国家集训队的预备队,二是各级体校要建立高水平运动队,三是广泛动员大中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四是支持俱乐部办高水平运动队,五是在国外留学生群体中办高水平运动队。对于这五支拔尖人才运动队,要层层建立人才库。五支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抓好选材,二是要组织复合型团队进行科学训练,三是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上学、就业、激励等,四是要有一套开放的机制。

    实施青少年U系列赛事工程。以发现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宗旨,改革完善青奥会、青运会和各种U系列赛事。这次会后要正式启动“我要上青奥”活动,除了少数已经产生参赛资格的项目外,其余项目的运动员都要通过比赛选拔出来。青运会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方案,目的是为了让青少年有更多公平参与比赛的机会,能够通过青运会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人才,为奥运备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U系列赛事,各项目中心和协会,各级体育部门,都要大力发展,从项目特点出发,把赛事体系搞起来。一是政府要购买赛事服务,二是实行网上报名,三是多元的主体来主办,四是有激励措施。

    实施青少年体育技能普及提高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明确规定,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落实中央的要求,我们责无旁贷。只有青少年都掌握了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才可以有人才基础。体育部门要担当自己的责任,推动体教结合。体育设施要双向开放,一方面要让学校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体育设施要向学校开放。校外体育就是要抓好冬夏令营。在全国搭建几个平台,鼓励各省市、社会各方通过冬夏令营活动组织体育培训,通过互联网接受青少年报名。体育部门要尽快公布运动等级标准。

    实施幼儿体育工程。我们要落实“从娃娃抓起”的要求,扩展体育的新空间,遵循体育发展规律,把幼儿体育搞起来,抓好适合幼儿参与的足球、小篮球、快乐体操、趣味田径、游泳等体育项目。要抓幼儿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幼儿教师来普及幼儿体育,各地要抓一批试点的幼儿园,然后再推广开来。今年,青少司要重点抓幼儿体育,经济司要列出经费,办好示范性的幼儿体育教师培训班,使幼儿体育教师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切实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中央7号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要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把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到当地的民生实事,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教育改革和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在全民健身联席会议的框架下齐抓共管。总局各司局和各项目中心要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研究推动和政策支持,各项目中心和协会要设立专门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门,要有专门的分管领导。各地体育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青少年体育工作,要配强抓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分管领导。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门核心职能建设和队伍建设。

    二是建立完善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体制机制。要突出强调六个机制:一是建立青少年运动技术等级评定机制,二是建立参赛选拔机制,三是建立教练员培养机制,四是完善激励机制,五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六是市场运作机制。

    三是紧盯重点工作。2018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全面推动5支队伍的建设,二是全力推进体校改革,三是搭建起U系列赛事的管理服务平台和政策平台,四是抓好青奥会的备战,五是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冬夏令营,六是抓几项改革试点,各地都要抓大中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改革试点,抓幼儿体育的改革试点,抓社会力量办青少年体育的改革试点。

    四是狠抓工作落实。要转变工作作风,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将责任分解到相关领导、相关部门、相关中心和协会,要有具体的工作方案,要有具体的改革方案,有的要有倒排工期的推进方案,要一项一项抓落实,按照总局党组的要求,要对各项目中心和协会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考核,要对各省区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少年强中国强,青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以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为己任,全面改革和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压题图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小学利用大课间创编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图为孩子们在展示武术功夫扇。 李小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