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永志:“我来了,就要做点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4个人的办公室,祝永志坐在靠近门口的地方,为方便别人找他,也为进出不打扰同事。

    “祝老师什么时候回来?”这是办公室里最常听到的话。不大的空间里往来着不同的面孔,协调讲座、申报课题……件件都与祝永志有关。

    “大家都不怕麻烦他,他就是阿克苏职院的自家人。”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工程系主任艾克拜尔·努尔说。

    祝永志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作为浙江省“智力援疆”项目教师,祝永志第一次与新疆结缘是在2012年3月。

    从零开始,祝永志用两年时间完成了阿克苏职院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现代纺织技术两个专业的建设。

    光鲜成绩的背后,夹杂着辛酸的回忆。2012年10月30日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验收,同年10月26日祝永志父亲病危;2013年11月30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验收,同年11月25日祝永志母亲病危。祝永志说:“两个专业我都是汇报人,时间、人员是早就定了的,没办法,我不能走啊。没见上父母最后一面,留下终生遗憾。”

    相隔一年,两段5天时间的煎熬,留下了太多遗憾。但祝永志的坚守,换来了阿克苏职院两个专业在自治区验收中的名列前茅,为2016年3月学院纺织工程系的成立打好了专业基础。

    阿克苏地区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区,是中国著名的“长绒棉之乡”,年产棉花约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9。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推进,阿克苏地区以打造纺织工业城为核心,逐渐成为辐射南疆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

    在2012年至2014年间,祝永志组织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与阿克苏纺织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园区内50余家企业进行调研,起草了“园区—学校—企业”合作框架,推动了纺织工程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建立。

    “祝老师有22年的企业工作经验,他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照这方向去培养。”阿克苏职院纺织工程系党总支书记杨志强说。

    阿克苏职院在校生有74%来自南疆四地州,是国家确定的深度贫困地区,且多为少数民族,就近上学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学院毕业生有93%留在南疆,人才聚集效应明显。如何能够通过教育在新疆培养一批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这是祝永志一直在坚持做的事。

    针对90后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但操作能力强的特点,祝永志在2013年筹建完成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实验实训中心”,为满足更多学生实训操作的需要,他自费购买了40台织物分析仪和2台密度仪。

    今年再次进疆,祝永志除了完成阿克苏职院自治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申报,还与纺织工程系的教师们一起,破解了300支长绒棉纺纱的技术难题。

    “300支长绒棉纱线比头发丝还细,采用这种纱制作的服装,不仅有棉产品透气、吸汗的优势,而且手感如丝绸,质地牢固,是奢侈品和大牌的首选。”祝永志说,这项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推动阿克苏地区纺织工业借助产地优势走上高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