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舢板”变身“大轮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搭板凳、架木板、过“桥”……每天清晨,在四川省成都市第十六幼儿园的操场上,孩子们都会踩着鼓点,做一套与众不同的早操。

    “活动器材的选用,动作的编排,不是随心所欲,都要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园长余琳说,像这样的“特色”早操目前他们已经开发了80套,常常会有周边甚至外地的幼儿园前来观摩。

    成都十六幼还把这些品牌课程的流程和组织方式编成了书、录制了视频,外地老师只需拿起手机“扫一扫”书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翻看教案、PPT、活动视频,身临其境地了解幼儿活动组织的全过程。

    近年来,成都金牛区通过狠抓优质幼儿园示范引领,发挥信息化优势建设“教育云服务平台幼儿园课程资源库”,使得优质园更优、薄弱园提升,全区学前教育质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由“小”变“大”的核心在哪里

    作为成都学前教育强区,前几年金牛区面临一个现实难题:区域内幼儿园强的强、弱的弱,发展不均衡,因为缺乏交流学习的机制,这些幼儿园就像漂在海浪中的“小舢板”。

    5年前,金牛区人民政府在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确立了“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学前教育怎样行动?瞄准均衡发展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金牛区启动了名为“课程资源区域整合策略和联动机制”的课题。

    余琳是课题的牵头人之一,她通过剖析发现,金牛区学前教育课程资源整体呈现出规范“无”、形式“散”、内容“浅”、应用“窄”等问题。“优质课程资源呈现孤岛状态,已有的整合停留在数量堆砌的浅层次水平,未创设课程资源区域共享平台,教师选择运用资源费时又费力。”

    “没有课程共享意识,即便优质幼儿园也不会科学系统地梳理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余琳坦言。

    循着这样的思路,金牛区很快找到了实现学前教育由分散走向整合、由“小”变“大”的核心: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在于幼儿活动的组织开展水平,而提高活动水平的核心在于将“人”作为一种重要课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具体到幼儿园的教学管理过程,就是怎样用人的问题。课题研究中,成都十六幼主要牵头语言领域的教学研究,但园里的教师也根据自己的优势参与到其他领域的研究中。教师曾晓宇有一节科学活动课名叫“神奇的小船”,将培养儿童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相结合。在提高活动组织水平的导向下,她不断更新器材,丰富情境,完善流程,精雕细琢,“磨”出一堂精品课,一年下来在其他幼儿园上课超过25节。

    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论优质幼儿园还是薄弱幼儿园,同领域、不同幼儿园的教师联合起来,对该领域的学习内容和主要学习方式进行深度研究,优质课程资源总量“井喷”式增长。

    “全区园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课程资源创生能力明显提升,这不仅对教师个人是一种成长,就幼儿教研而言,是课程创新的有效途径,从全局来看,更是区域幼儿园融合的好途径。”余琳说。

    高效辐射的关键在于“线下”“实操”配套

    不少到金牛区“取经”的幼儿园都会不约而同地问一个问题:过去各地也依托信息化建立资源库,但是上传之后便“束之高阁”了,金牛区“课程平台”如何能实现高效辐射?

    与“线上”课程平台配套,5年来,金牛区学前教育还建立起区域联动的四种类型:全域联盟、自由联盟、同质联盟、差异联盟。完成了“点—线—块—面—全域”的教育策略研究,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做了一件事:整合分享。

    在整合过程中,金牛区探索出了以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为基本构架、以儿童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为依据的课程资源整合路径,建立起了优质教学资源库和共享平台。

    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优质园,在此次课题中是艺术领域的牵头园。一年时间里,幼儿园20余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优势挖掘本园在美术、音乐上的特色,分组收集本园、名优园、国际领先区域的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等一系列资料,根据选择、优化、系统化的原则,把它们分门别类输入到了平台资源库。

    “我们的互动联盟组有14所幼儿园,有城市中心区域的,也有涉农地区的,我们收集整合的过程是教师系统化学习的过程,也是带领涉农地区师资共同研究提升的过程。”园长高翔说,每个月幼儿园教师还会定期到联盟幼儿园,针对线上交流发现的问题进行辅导。

    “线上+线下”“理论+实操”,让区域间幼儿园联系得更为紧密,一体化、高位发展势头明显。有统计显示,3年间,金牛区二级以上幼儿园由47所增加到86所;能够进行课程园本化管理的幼儿园比例从20%增加到54%。

    余琳分析说,金牛区“课程资源平台”能实现高效辐射的原因,一是课程资源规范化、序列化,不是简单的堆砌;二是资源由本区幼儿园共同创造,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三是操作性强,不空谈理论,解决了教师“怎么教”的问题。

    形成科学系统的区域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规范化、序列化呈现,让一线教师省去了在海量信息中“东碰西撞”的苦恼,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但优质资源如珍珠散落玉盘,怎样才能将其筛选、串联?

    据介绍,根据课题引导,金牛区建立起区域幼儿园课程资源整合的“三层三力”联动机制。“三层”指宏观决策层、中观管理层、实践探索层;“三力”指行政课程号召力、园长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创生力。

    余琳介绍,“三层三力”让课程资源平台建设有了一个顶层设计,实现了政府和教育部门、教研机构、课题组、联盟组、幼儿园和社会等多方参与聚力。

    在这样的架构下,金牛区通过建立“名园长工作室”、“金字塔”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启明星”行动计划等人才培养平台,多途径开发人力资源,为课程资源的整体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区跨园走课制度,将专业教师的资源作为影响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实现了人力资源区域共享。

    在“线上”建设方面,云服务平台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具有“共建共享、动态管理、反馈完善、调查研析”四大功能,实现了区域内各级各类幼儿园课程资源在平台上的便捷式选用,让课程资源从教师的走向园本的,从园本的走向区域的,实现从“我的”到“我们的”的转换。

    通过科学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小舢板”变身“大轮船”,金牛区的学前教育“好声音”传递得更加动听、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