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洋溢幸福的味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7-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幸福了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以此为书名,叩问自己,叩问世界。辽宁省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同样以此叩问教育教育幸福的源泉在哪里?如何让每位教师享受幸福、播种幸福?如何让校园成为幸福校园?近年来,该校着力实施教师幸福工程、学生快乐成长工程、教育惠民工程,让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实践幸福教育的四中人用这三个维度构建起一片新天地。

    在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身为校长的王春阳奉行着一个主张,那就是:只有教师心中有光明,才能照亮学生;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他力主首先要努力把学校建成教师的“家”,让教师时刻感受到“家”的和谐与温暖,使其有归宿感、责任感和成就感,这是凌源四中实施幸福教育的重要一步。

幸福学校在这里扬帆起航

    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实施幸福教育并非偶然。2014年,凌源市教育部门提出了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工作要求。面对要求,校长王春阳陷入了沉思,内涵发展要围绕学校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他决定把这当成一次机遇。偶然的大连培训,与幸福教育邂逅,这让他眼界大开,幸福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幸福,凌源四中要开展幸福教育,要将学校建设成教师幸福工作的乐园、学生幸福成长的沃土。

    大连归来,王校长立即与校领导班子集体商讨、研究,幸福教育由一种想法上升为一张蓝图。学校聘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所长孟万金教授为指导专家。孟教授指出幸福教育可以培养人们创造幸福的能力,分享幸福的胸怀,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美满,通过幸福教育可以增进师生的幸福感,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能,激发创造潜能,增进亲情和友谊,提高生活质量……深刻的诠释让凌源四中对幸福教育充满了憧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反复交流、分析和研讨,凌源四中终于迈出幸福教育的关键一步,确定了“绽放积极生命、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这理念细化为创建幸福学校、成就幸福教师,开设幸福课堂、培养幸福学生,做幸福班主任、建幸福班集体,引领幸福家长、建设幸福家庭、培育幸福孩子;确定“人人成人、人人成才、人人精彩、人人幸福”的育人宗旨;树立“积极主动改变命运、信心信念决定人生”的信念;实施“争第一、摘桂冠、夺金牌”的金牌战略;鼓励教师有“绽放精彩、创造幸福”的人生追求,鼓励学生有“做更好的自己、当幸福的学生”的成长目标。

建设启迪心智的幸福文化

    文化浸心润行,是学校之魂,是幸福教育的沃土,是推动师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凌源四中校园文化锁定幸福,精心谋划、久久为功,努力将其打造成“书香校园、幸福家园”。

    校园内松柏与梧桐交相辉映,古诗词文化墙、英语文化墙与宣传橱窗相映成趣,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景致如诗如画,让人如痴如醉。教学楼墙体“绽放积极生命、奠基幸福人生”和实验楼墙体“绽放精彩、创造幸福”鎏金大字尤为夺目,诉说着幸福育人的宏伟蓝图。橱窗内幸福工作精彩瞬间展示版面彰显着幸福育人的精彩、快乐,学生的笑脸墙洋溢着青春激情、彰显青春活力。楼梯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持之以恒、无坚不摧”等励志名句,中厅展板上的学生承诺、挑战、风采、视角、榜样等专栏,办公室里“做幸福教师、建幸福课堂”,教室里“七彩绽放、幸福成长”,教室门玻璃上“写青春、绘人生、筑梦想”等心言誓语,所有一切似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校园,让“做更好的自己、当幸福的学生”话语演绎成真实的景致。

创建绽放七彩的幸福课程

    课堂是通往幸福的阶梯,而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双方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

    凌源四中依据《幸福教育指南》中幸福课堂创建的631原则、轻负高质的“5+2”环节、激发维持学习动机的阿克斯(ARCS)四要素及色彩心理学颜色之寓意,全体教师积极尝试、探索,创建了“幸福课堂、七彩绽放”学习模式,即:自信学前展示——橙色丰富、精彩激趣导入——绿色希望、快乐自主学习——蓝色壮阔、激情合作探究——红色热烈、魅力精讲点拨——青色睿智、多元拓展提升——金色收获、精练作业布置——紫色凝练。七彩的幸福课堂,是以人为本、和谐平等的自主学习课堂,是绽放师生积极生命的高效课堂。教师乐教、爱教、会教、教会,在教中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学会,在学中体验成功、感知幸福、传递幸福。

    凌源四中幸福教育以德为本,用德为材,创建“七彩绽放、幸福成长”德育成长课程。该课程紧扣幸福主题,是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下的学生成长课程。该课由学生自己组织,通过“自查、自评、自省”的方式,采用“分享、激励、启迪”的途径,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展示、激励、表扬、建议、反省、提升。依据七彩内涵将课程设置为七个环节:橙色——成长展示、红色——团队风采、青色——将帅点评、紫色——幸福之光、金色——摘星揽月、蓝色——心灵港湾、绿色——希望之翼。课上,学生对一周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掌握的才艺进行展示,对改进的行为和提升的品格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如今,凌源四中的七彩课堂真正实现了由“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在幸福的课堂里,实现了“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

开展炫美生命的幸福活动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校长实实在在的幸福。对学生来讲,幸福既是快乐的现在,又是美好的未来,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而活动就是学生展现自我、绽放精彩、炫美生命的舞台。在幸福教育理念指导下,凌源四中在全国率先实施具身德育。学校除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等举行常规的读书活动、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团体接力赛、拔河比赛外,还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孝心少年”“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等颁奖典礼,引领学生向模范人物学习。开展人格教育,举行升旗仪式宣誓、大型活动宣誓,与凌源电视台合作,将《王亮时间》节目引入校园,录制《我要上电视——七彩绽放幸福成长》凌源四中特别节目,每周播放一期,展示学生幸福成长的精彩瞬间和完美历程。

    劳动实践是具身德育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学校开辟校园农场“禾园”,组织学生走进学校食堂、锅炉房,走进自然、社区,走进军营、哨所、监狱,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与感受。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参观牛河梁文化遗址博物馆、朝阳世界地质公园、凌源化石博物馆、赵尚志纪念馆等,引领学生了解家乡文化、家乡历史,激发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德育活动课程化、德育课程活动化的工作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幸福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完成,并逐步向精细化、科学化、卓越化、特色化的方向迈进。

    在管理中,凌源四中弘扬“我有无穷的智慧,我有无限的潜能,我有无尽的力量,我一定会不断超越自我,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四中精神,使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责任担当意识,激扬青春生命、绽放青春芳华、奠基幸福人生。

塑造追求卓越的幸福教师

    在幸福学校里实施幸福教育,首先要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幸福的人,不仅享受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而且也享受个人生活的幸福。所以,学校构建幸福教师文化,让教师成为幸福的引领者。在凌源四中,教师们虽然年龄、性别、性格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致的“幸福画像”。

    人文管理是做幸福教师的基础。学校积极为教师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定期举办教工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丰富教师校园生活,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做到关怀教师健康、关注教师生活品质,让教师在温暖中幸福工作、幸福生活。

    学习提升是做幸福教师的动力。敞开视野,广泛吸纳精华,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需要。几年来,学校抓住一切机会,带领教师积极探寻幸福真谛,走出了“课题引领、专家指导、同伴互助、个体研修”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开阔了教师视野,充实了教师头脑,激活了教师教育热情,转变了教师教育行为,提升了教师幸福指数。

    畅通的交流平台是做幸福教师的阶梯。学校建立了凌源四中幸福教师群、幸福班主任群、幸福家长群,群里及时发送通知,发表感悟,分享教育智慧,传递幸福文化。如今,凌源四中的“幸福学校花开四中”公众平台,努力让凌源四中走出凌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引领助力教育的幸福家长

    办好家长学校,引领家长做幸福家长、建幸福家庭、育幸福孩子是幸福教育的基石。学校聘请关注教育、关爱孩子的家长为学校荣誉校长、荣誉班主任,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开展“优秀家长、模范家庭、幸福家长、幸福家庭”评比活动,开展家长与学生亲情联谊活动,创建便捷的班主任与家长、学校与家长网络交流群。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家长的理论水平、育子策略有了显著提高,一批批幸福家长、一个个幸福家庭脱颖而出。

    如今,幸福教育在凌源四中已开花结果。幸福育人,让每位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幸福校园建设、素质教育探索、特色化发展,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殿堂。

    (杨旭 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