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以善辩向明宵 砺新明治尽翱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3-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 御龙天峰校区

    穿过历史的苍茫,时间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建立,其前身为私立新声中学。1958年更名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是原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峥嵘岁月的大门正式打开。学校以“海纳百川,德建名齐”为校训,坚持“树本砺新”核心理念,践行“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服务”教育宗旨和“优质+特色”办学思路,秉承“策必广益,行必专精”管理理念,在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

    时至今日,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现有在编教职工467人,博士3人,硕士84人,正高级教师4人,享受国家政府部门特殊津贴奖2人,全国模范、先进教师5人,特级教师6人,教学班(含国际班)130个,学生6569人。学校培养出1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得主。近年来,培养清华、北大学子百余名,重本率保持在75%左右。重庆十八中是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和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学校,清华大学生源校。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百强中学”等上百项荣誉称号,创造了重庆基础教育的十八中奇迹!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在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学校立足名校办学方向,积极推进学校教育特色,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打造国内名校。在校长罗丞的组织领导下,学校将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与本校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敏锐找到教育突破点,确立了“建设未来学校,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发展模式,锻造了一批专业、明理、尚德的特色教师队伍;培养了一批诚实、正义、担当的特色学生;创造了一所有希望、有内涵、有朝气的“未来”学校。下面请跟随笔者,一起走进这所充满“未来”神秘气息的重庆市第十八中学。

    高瞻远瞩 

    开放定位 多元发展

    当前,在社会转型、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个性化教育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抓住机遇,顺时而动,成为牵动整个教育战线和教育决策者心弦的大事。在校长办公室,重庆十八中校长罗丞向笔者介绍道,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给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笔者了解到,重庆十八中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三与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一句话就是“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要让学生赢在未来,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就必须具备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与此同时,重庆十八中积极营造开放的学校形态,从课程开放、课堂开放、空间开放、师资开放、办学开放五大板块,全方位推进学校未来发展目标建设。在课程开放方面,建设有条目无边界的课程体系,从高度、深度、广度重新定义课程与开发课程,适切教师的发展、适合学生的需求、适应时代的要求;在课堂开放上,设置无限制教学开放时空,深度听课、议课、磨课、评课;在空间开放上,着力打造未来学校学习空间,向社会开放,实现无边界学习;在师资开放方面,学校教师在区内交流,聘请外校教师、聘请家长及社会人士任教特色课程;在办学开放上,学校同步建设一校三区,带动区域兄弟学校,打造教研联盟,推进集团化教育建设,凸显教育情怀,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运筹帷幄

    着眼未来 稳步推进

    进入教学区,“厚基础,循实际,积跬步,展未来”12个醒目的大字映入笔者眼帘。罗丞校长介绍说,这是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开展未来教育遵循的基本方针,学校认知到未来教育是时间赋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是主动融合信息技术的策略,是以“互联网+”为舞台变革自身的战略。罗丞校长表示,这种教育模式能主动适应一系列冲击:一是主动适应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的冲击;二是主动适应信息媒介传播对学习方式的冲击;三是主动适应对学校管理和教育体制的冲击。学校可能需要重新设置课程资源,重新理解教学策略,重新定义管理模式。使发展性、开放性、整合性、差异化、个性化、多元化等特征成为主要逻辑选择。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积极从未来教育的一般规律出发,探索符合学校校情的特色化未来学校,并着手从教师、课程课堂、学生、校园四大维度层层推进。一是建设未来教师队伍。学校要培养一支砺新型多元化的教师团队,组建一支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型、引导型和陪伴型的人文化教师队伍。要求全体教师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变革教育教学关系,能顺应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发展的要求。专业教师要能适合学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特长教师要能适合特长生培养教学;综合教师要能适合跨学科、联动教学。二是探索未来课程与课堂。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着力打造“树本课程”“砺新课程”“海纳课程”“百川课程”为基点的4C课程体系,普及精准课堂要求——顶层设计优化,备课精准;教师热情智慧,引导精准;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精准;考核科学激励,评价精准;信息技术恰当有效,支撑精准。开设近80门选修课程,创建41个学生社团;建成两大市级重点课程创新基地——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学科创新基地、英美文化视域下的体验式英语课程创新基地。三是培养未来学生。十八中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与社会适应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培养学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等四种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拥有“诚信、明辨、勤俭、弘毅”的个人修养,“友善、正义、利他、共情”的社会关爱,“热爱、敬畏、服务、担当”的家国情怀。四是打造未来校园。学校在未来校园建设中,将实体校园与虚拟校园结合,开放型管理与数字管理整合,绿韵生态与书香濡染融合。逐步形成绿色、人文、创新的校园文化。虚拟校园即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功能,打破传统学习边界,能够使学生时时处处学习;采集分析教育大数据,加强精准教学管理。实体校园即丰富课程资源,精准实施课堂教学;开设创客空间,提供个性发展平台;创设良好校园环境,提供心灵沟通场所等。形成实体校园与虚拟校园相结合的文化场域。逐步形成绿韵书香校园文化特色,使自然与人文融合,提供学生快乐学习生活的空间,呵护好学生热爱自然、好奇探索等天性。

    尚德发展

    因材施教 精准教学

    为了让笔者有更直观的体会,罗丞校长带笔者旁听了几堂课程,同时详细向笔者介绍了重庆十八中八大精准课堂:文史哲融通大语文课——统整式学习,打破学科内容之间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边界,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跨界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互联网构建新的学习生态,运用数字技术支持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常态生化融合课——学科交融式,将化学与生物学科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从师资队伍、活动平台、技术条件等多方面支撑学科交融式学习;高中英语智慧课堂——混合体验式学习,通过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有效交互、学习过程管理等几大特点;高中数学智慧课堂——场馆式学习,可以丰富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感官体验,让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和理解学习内容;高中物理智慧课堂——实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亲自参加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探究物理规律原理、提高知识技能,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初中语文智慧课堂——互助体验式学习,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轻松、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参与,合作探究,达成共识,产生个性感悟;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游戏式学习,利用游戏的机制、思维、手段等吸引学习者,激发学习者的思考和行动,进而更有效地学习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寓教于乐的方法;初中政治智慧课堂——社会情感式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社会情感认知,也有机会在实践活动里反思自我,促进自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自我。如今,异彩纷呈的精准课堂已经成为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一张特色名片。

    四季轮转,初心不变。历经风雨的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全体师生共同奏响一曲激昂奋进的凯歌。今天的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坚持“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的核心理念,以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浓浓的教育情怀,谱写着十八中教育视野的华丽篇章。

    砥砺奋进,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在罗丞校长的带领下,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将始终着眼于“未来”教育模式,积极探索先进教育理念,在特色教育与未来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鹏程万里,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