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世界第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4-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291门精品课程

    ◆1.25万门线上课程

    ◆2亿多人次学习

    本报讯(记者 董鲁皖龙 万玉凤)4月9日,记者从中国慕课大会上获悉,我国已有1291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500门慕课上线,2亿多人次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学习慕课,65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我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介绍,在数量上,上线慕课数量由2017年的3200门增加到12500门,增加近3倍;学习人次由5500万人次增加到2亿多人次,增加2.7倍;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量由490门增加到1291门,增加1.6倍;实现了成倍增长。

    “慕课的结构也更加合理,应用更为广泛。从面广量大的公共课、通识课逐步拓展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建立起覆盖所有专业门类的慕课体系。”吴岩说,国内高校和机构陆续建成10余个各具特色的慕课平台,截至目前已有1000余所高校在网上开设慕课,44000人次的西部高校教师接受了慕课应用培训。来自国内19所高校的200余门优质慕课先后登陆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著名课程平台。

    慕课已成为重要的终身学习资源。吴岩介绍,教育部遴选的400多门精品慕课上线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700多门精品慕课上线中央军委“军职在线”平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国家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此外,基于“智能+教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上线数量已超过1000个,注册用户接近80万个;发布了全球首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集中展示平台“实验空间”。“网上做实验”和“虚拟做真实验”成为现实,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新的优质教育资源。

    大会现场,吴岩发布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总结中国慕课建设的重要经验,即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

    面向未来,吴岩表示,将致力于实现中国慕课发展五大愿景:即建设公平之路,用优质慕课资源补齐区域和校际人才培养质量差异短板;建设共享之路,破解制约共享的体制机制难题,让慕课资源的流动畅通无阻;建设服务之路,致力于研究新方法新技术,努力提升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水平,使学习者获得更有价值的深度学习;建设创新之路,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慕课学习内容、模式和方法;建设合作之路,加强教师之间、高校之间、慕课平台之间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努力为世界慕课发展贡献中国经验、中国标准、中国方案。

    会上,由10个跨地区、跨校、跨学科的联盟组织共同发起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正式成立,将在慕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规范、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发挥整合、协调、推动、支持、指导与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