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型”管理激活师生潜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瑞中校长在管理工作会上与大家一同宣誓 首席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每周阅读课 学生自主课堂 学科组教师讨论 听课月活动中教师讨论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个大智慧,它需要高超之术,更需要“玄之又玄”之道。支持道术并进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活跃于管理者大脑之中的创新思维。宁晋中学通过创新管理,着力建设目标型、骨干型、生本型、服务型管理体系,向管理要实干能干,靠管理出实效高效,让学校拥有了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目标型管理 凝心集思聚力

    【王瑞中】射箭先看靶子,目标引领努力的方向。分年级、分层次、分项目,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资源向质量目标倾斜,以完成目标论英雄,把干部、教师的心思、智慧、能力凝聚到创出业绩、完成目标上。

    【陶继新】有的放矢方能击中目标,所以,学校所有工作者,心中都有明确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一定要是正确的,而且要制定出完成这些目标的计划与方略,以及与之相应的评价体系等,从而让教师既持续不断地向着目标奔进,又能较快地抵达目标并体验到走向成功的喜悦。

    【王瑞中】科学设置目标。一是目标适度。以“跳一跳,够得着”为原则,综合生源基础性、发展前瞻性,设定基础目标。二是梯度。以“多数完成一个目标、少数完成三个目标”为原则,由低到高设置三级目标。三是效度。不同的班级与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与考试目标,让每位教师都有奋斗的信心、动力、空间。

    【陶继新】科学设置目标极其重要,否则,即使目标高远,也可能让学生望尘莫及而最终望洋兴叹。“跳一跳,够得着”的适度目标,既需要学生付出较大的努力,又能够摘取成功的硕果,让其潜力得到发挥并获取心灵的愉悦。不同梯度的三级目标,关注了学习水平不一的学生的各自情况,让他们各有目标又各得其所,既让优者更优,也让“困而知之者”有进步。教师教授学习成绩优秀的与一般甚至较差的班级和学生,尽管都付出了同样的爱心与智慧,可考试的成绩却是高下有别。所以,设置不同的考评目标,就会让教授不同类型班级的教师尽力而为而各有收获,并赢得学校领导的表扬与学生的爱戴。

    【王瑞中】增强目标激励。一是绩效激励。全部校发即时绩效用于目标完成奖励,完成目标多奖励多,完成目标等级高绩效等级高。二是持续激励。目标绩效从期中到期末到高考,持续增强教师获得感、成就感,持续激励教师积极性、创造性,以持续优化的过程达到优良的结果。三是精准激励。以作业组为作战单元,像包产到户一样,目标到组,绩效到组,激励到组,激励每位教师把“自留地”种好,把“家”建设好。

    【陶继新】激励给教师的不只是绩效之“钱”,更是精神的奖赏。其实,绝大多数教师从心里并不看重绩效奖励的多寡,而是看重因此而为自己挣来的为师者的尊严。你们的三种目标激励,让所有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时段与不同方位,都会主动地“盯”着目标,积极地走向目标。它无声地激发了所有教师的内在积极动力,因为不动声色的竞争无时不在;同时,由于不少项目并非一人能够完成,合作共进也成了一种常态,于是,教师们又在合作共赢中升华了人生境界。

    骨干型管理 强骨壮筋健体

    【王瑞中】群雁高飞需要头雁领,有效落实、精细管理需要网格化、扁平化。学校资源向专家组、学科组、作业组倾斜,管理重心放在专家教师、首席教师、作业组长,鼓励勇挑重担,激励比学赶超,取得“骨干+”效益,以强骨助壮筋带健体。

    【陶继新】能者多劳,能者也多出效益,所以,为能者提供更多更优的资源,当在情理之中。同时,这也向全体教师辐射一个信息:只要努力,就能增其所能,就会获取更好资源。其实,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只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有能有位也就有了可能。当绝大多数教师都有此心并付诸行动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群体向上的积极场域,学校的持续发展也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王瑞中】选优培优骨干。一是赛场选马。每年评选优秀教师、5A教师、最美宁中人、教书育人楷模,不断从教学一线选拔德能勤绩优秀的教学骨干。二是搭梯子。帮助骨干教师制定发展规划,优先外出学习培训,优先内部讲座交流,优先省市参评参赛,助力骨干教师更好更快成长。

    【陶继新】千里马混迹于群马之中,如无伯乐相马,也许会终老于芸芸众生的群马之中;出类拔萃的教师如果不通过评选而让其“出人头地”,很可能永无脱颖而出之日。你们的选优,则让“千里马”一跃而出“显出英雄本色”。毋庸讳言,教师群体之中永远有优劣之分,让优者叱咤风云而大获成功,既是对人才的重视,也会为学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而培优则有另一种意义,它向教师宣示,即使是当下默默无闻者,也许明天能够成为众星捧月的名师。因为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内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培优,潜力便会如滔滔江河之水一样滚滚而来,让人们顿生“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感叹。这会给更多的教师以启示,走上优者的殿堂,并非痴人说梦,而是可以将梦想化为现实。

    【王瑞中】重用重奖骨干。一是给平台。从教学骨干中,聘用了24名专家教师研究教育走向、引领新的教改,选用了42名首席教师传帮带本校区、本学科教师备讲研学考,任用了39名作业组长全面负责本组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二是给待遇。对骨干型管理教师,给予职务津贴、超工作量补贴,增发校区、年级、作业组质量目标等级绩效,优先评优评模、晋职晋级,让有为的人有位,让出力的人出彩。

    【陶继新】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对教师同样有着借鉴意义。骨干教师如无平台与位子,就很难谋成教育教学之“政”。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有了平台与位子的骨干教师,才能有名正言顺干其重要之事的底气,也才能有干出更好更大的事的可能。同时,让多干事、干好事的骨干教师在待遇上多得,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也让他们在“多得”时有了一种特殊的自豪感。这种心理感受,会让他们做起工作来更加努力与愉快,从而实现工作的高效率与高效益。

    生本型管理 优生源强内因固校本

    【王瑞中】巧妇难为少米之炊,很大程度上,生源质量决定着高考质量。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成绩。这就要努力把高考质量转化为生源质量,把教师教的能力、优势、效率转化为学生学的能力、优势、效率,不断夯实、巩固、发展、壮大兴校之本。

    【陶继新】名校品牌的形成,既需要名师,也需要优秀的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特别关注学校培养的学生是不是身体健康与品格优良,以及是否有更多的学生升入理想的大学。一所学校优秀学生越来越多,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学生不召自至,从而形成一种优秀人才场。这是兴校之本,也是近年来宁晋中学的一个很好的经验。

    【王瑞中】优生源固根基。一是树立品牌。在关注学困生的同时,学校选拔骨干教师,对学优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优上再优,从而留下了优质的生源,以至以前外流的优秀生源也纷纷回流到宁晋中学。二是主动出击。“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切切实实取得办学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宣传,深入初中对接,增强学生及家长对本土教育的了解和信心。三是不断革新。丰富初三毕业生考查形式,创新初高衔接办法,让更多的初中优质学子选择宁中、走进宁中、圆梦宁中。

    【陶继新】一所学校和班级中的学生成绩与质量高下有别,当属正常现象。厚爱学困生,是为师者的良知;帮助学优生走向更优的境界,则体现了为师者正确的人才观。如此而为,不但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也让优秀学子定心下来,以至生成更加积极学习的心理期望。主动出击进行宣传,会让更多的家长相信学校,让社会更加了解学校。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加学校的美誉度,从而在社会上为学校提高信任指数。让初三毕业生来校考察,会让优秀学生在“眼见为实”中领略到宁晋中学的美,更坚信宁晋中学正是自己理想中的高中;初高衔接一方面为学生升入高中之前进行了知识的链接,一方面还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亲近感与归属感。如此“三箭齐发”,也就保证了学校的优秀生源,并提升了学校的品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