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左臂撑起未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身边的好老师

    “能行吗?别硬撑啊!”他手拄双拐,头上冒汗,却咬牙坚持说:“让我试试,我自己走。”结果,一天下来就摔了两跤。

    这一令人揪心的镜头,是“左臂教师”李秀强二十年前定格在师生心中的一幕。

    1998年,李秀强一毕业就来到山东沂蒙革命老区的平邑县卞桥镇中心小学工作。然而,不到半年的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右腿粉碎性骨折,髋骨移植后免遭截肢,右手两处骨折,肘关节损伤严重,术后尺骨桡骨粘连严重无法正常翻转。从此,李秀强落下半身残疾,至今右腿比左腿粗很多,不敢蹦跳或剧烈运动,不能长时间站立。

    一开始,在外人看来,车祸的无情好像摧毁了李秀强的满腔热忱和十足干劲,似乎阴霾从此将笼罩他的整个人生。但半年之后,这位倔强的年青人,却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拄起双拐,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教室,走上了讲台。于是,就出现了开头一天连摔两跤的场景。

    为了早日让家人和师生认可他能坚持上课,李秀强逐渐咬牙放弃了一根拐杖,开始单拐执教。为了消除大家的疑虑,他甚至尝试单腿蹦着去上课,以图证明“我能行”。被迫无奈,他坚持锻炼左手本领,工作生活基本都靠左手,开始了单拐左手执教的生涯。二十年下来,李秀强慢慢变成了师生心目中“聪明”的左撇子,成了“左臂教师”。

    慢慢地,李秀强的执着打动了孩子们的心灵。有一次,李秀强拄着拐杖走进教室,刚把拐杖放在门后,转过身来一看,令他没想到的是,原来还闹哄哄的学生,早已拿出了课本,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上课。此后,班长还做出了值日表,男同学轮流扶他上课下课、去厕所,帮忙拿教具,等等。

    李秀强的坚韧与微笑、认真与亲切、朴实与热情,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作为班主任,李秀强练就了一双发现问题的“锐眼”,学生身上有什么问题、心里有什么“疙瘩”,他都能及时发现。

    李秀强深怀仁爱之心,注重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崔宏、崔瑞鑫两个同学勤奋好学,理解力和记忆力都很好,李秀强就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做提高练习,这两个同学都曾在学科竞赛中获奖,后来一个成了大学教师,一个成了国防精英。宋晴晴刚进五年级时,成绩在全班倒数,李秀强就经常和她谈心,分析原因、找差距,积极鼓励。宋晴晴逐渐找回了自信,期末成绩进入了班级优秀行列。

    二十年来,李秀强辗转工作过乡镇的几所村小,“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永远是他的工作节奏。因为爸爸每天上班要早走,女儿李心怡也只能跟着早起床、早吃饭、早离家;因为爸爸要送学生、要加班,忙完一天的工作才能离校,女儿也习惯了在家默默地等待。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如今就读平邑一中的李心怡,成绩在全县也是名列前茅。

    李秀强的妻子贾中秀是镇中心卫生院护士,身体一直不太好,2005年因身体原因退出了护理一线,14年来身体每况愈下,饮食习惯、劳动强度、情绪波动都得严格控制。再加上父亲因膀胱造瘘手术而尿袋不离左右,虽然分身乏术,李秀强依然总是默默承担,从无怨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秀强说:“三尺讲台是我儿时的梦想,我从小就希望长大了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传道、授业、解感。”他做到了。用二十一个春秋的辛勤播种耕耘,李秀强老师执着地诠释了“人民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仁爱之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