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管理走向学生指导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快乐游戏为高中生减压。(资料图片)

■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转型系列①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指导意见的出台,对办好普通高中教育、增强高中教育发展后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期起,周刊将陆续推出北京、上海、杭州、江苏等地的实践,为大家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敬请关注。

——编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自主选择能力。”

    这就要求各地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的工作,并对学生发展指导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给出明确的政策规定,这也意味着高中育人模式需要发生重要变革。选课选科背景下的高中教育,迫切需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将学生发展指导提到与学生管理、教育教学同等重要地位,只有这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才能真正落地,高中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整体性、多样化、个性化的育人功能。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指导与管理、教学同等重要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形式,推进选课选科。要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选科运行机制,就需要加强学生指导制度建设。学生指导制度是落实选课、选科、走班的前提条件,也是迎接新高考、推进新课改必备的有效教育方式之一。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指导与管理、教学同等重要,是现代学校三大重要功能之一,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域,但与管理、教学相比,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指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重管理、重教学而轻指导的倾向。

    学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学生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但没有一个专业的学生指导机构,帮助和协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等。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泛指学校通过有组织、有特定目标的指导活动,给学生提供一整套个体发展指导服务。

    应该看到,管理带有强制性,会对学生不正当的行为,采取一些禁止或者惩罚的措施。管理作为外力强加的要求,有时候虽然直接有效,但是在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方面显然是不足的。

    而指导则通过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指导人员需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校生活中面临的焦虑、不安等问题。指导蕴含对学生主体人格、个性发展的尊重,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内在的发展潜能,帮助解决学生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从管理走向指导,需要学校重新定位指导工作。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教育要适应个体和社会双重发展需要,需要在大众与精英、基础与分流、规范与选择之间做出选择,需要满足学生发展多样化的需求,这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需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帮助学生在新高考背景下科学地选课、选科、选专业、选择升学和就业等。

    以学生为中心,重构学校制度和组织

    学生发展指导包括丰富的内容。最初的学生发展指导主要是以职业指导的方式出现,为学生将来就业与职业发展做准备,服务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近年来,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逐渐走向成熟,先后出现了心理发展、学业发展以及人生(或生涯)规划等三大指导体系。

    高中学生指导是指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中的困扰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品德、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等多方面的指导内容。

    要科学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还需要更多高中学校积极开展探索和实践,创造更多经验成果。北京市海淀区早在3年前就选择6所优秀高中,开展学生发展指导的实践探索工作,走过了从生涯指导、心理指导到学生发展指导的过程,试图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中心,重构学校制度建设和组织架构。

    如何建立起与学校教育和管理并行的指导制度体系,还需要一个探索实验的过程。应该说在原有的教育体系中,也有零散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比如说心理指导、生涯指导等活动,但是这些学生活动仍未形成合力。

    学生发展制度对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学校建立学生指导制度、机制,形成学科教师、心理教师、班主任、家长、社会人员等协同育人的高中机制,同时需要打通德育处、学生处、心理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职能,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校管理体系,建立全员全程的学生指导机制。

    重构学校组织体系。现有高中学校内部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教务处、德育处、课程处、评价处、总务处等,学生发展指导散落在各个机构之间,比如,教务处涉及学生选课指导、志愿填报,德育处涉及学生心理、生活指导,课程处涉及选课指导、升学指导等。

    如果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就与学校原有机构存在着职能交叉等问题。这就需要对学校原有内部组织机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重新厘清,也需要各个部门进行整合、重组。

    比如,北京市八一学校建立起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就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建学校内部组织架构,成立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建设中心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等三大中心。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把年级和学科进行了重新组合,强调对学生生涯规划、生活指导和理想信念的培养。

    普通高中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助力

    建立相对独立的指导空间。学校需要有相对独立的学生指导中心,在这里学生可以与指导教师进行自由、平等交流,学校也可以添置一些专业设备、整合相关资源,为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供支持与帮助。

    比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的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立了多元智能活动区,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智能开发,在调研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选课指导、职业指导,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选课系统、学业分析系统,共同开展学生学业指导。

    配备专业化的指导教师。学生发展指导需要指导教师。西方国家学校里的指导教师又叫学业顾问,可以是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心理教师、社会人员等,都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

    当下,中国普通高中改革,急需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既能进行理论研究又能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师队伍。这批教师从哪里来?早在1881年美国教育家莱桑德·理查兹就在《学生指导:一个新的职业》一书中提出“指导教师”的概念,他建议在大学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学生指导教师。

    总之,科学引导学校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努力突破学校现有学生管理体系,增加更多学生发展指导内容,是高中育人模式变革的根本着力点,也是高中教育适应新高考新课改,实现个性化、多样化教育的现实需要。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改革需要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助力。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