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劳动教育三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当前,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不仅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也是基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而进行。重提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何开展劳动教育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分工合作。重智轻体,必然会导致一类或多类行业人才缺失,会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据中国制造业研究报告,到2020年企业高级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民族复兴需要每一位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辛勤劳动,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丰富学校育人方式。在中小学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劳动教育贯穿和融合在学校的一切教育之中。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劳动有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劳动,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通过劳动,学生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增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知,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实践对认知起到基础性作用,劳动是最好的实践。通过劳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知能力。

    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生活相伴而生。新时期,对于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劳动教育管理、劳动教育如何实施、劳动教育如何评价,需要学校重新梳理、重新定位。

    一是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在开展劳动教育前,应梳理学校已有哪些劳动教育内容,并从国家教育方针和学校育人目标出发,评估学校劳动教育还需要完善之处。通常,一般学校劳动教育主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学校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学校现有资源以及学校培养目标,系统构建学校劳动教育内容。

    二是劳动教育管理。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不同于以往德育处、教学处职能明确,劳动教育管理职能需要重新定位,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也需加强建设,对教师需要进行劳动教育观念、劳动教育技能、劳动教育方法等培训。劳动教育管理,可以是对学校原有管理机构赋能,也可以是重新建立新的学校管理机构。

    三是劳动教育实施。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开展和实施。学生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家务劳动,可以促进学生时间管理、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提升,同时培养其孝顺长辈、节俭等良好习惯。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职业岗位体验,让学生在职业体验中,感受劳动,尊重劳动,为未来做好准备。

    四是劳动教育评价。评价是为达成学校劳动教育目标服务,依据评价的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依据评价主体身份,可分为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依据是否采用方法,可分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需要依据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确定,过程与结果并重。通过评价,促使学生热爱劳动、喜欢劳动,尊重他人劳动。在劳动中,享受劳动的快乐,促成学生发展,达成学校育人目标。

    开展劳动教育须注意什么

    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需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展,可以是全面推进、系统构建,也可以是以点带面,注重劳动教育体制和机制建设,做实做细。

    注重在实施过程中的榜样引领。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学校着力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纳入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自身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典范,在言传身教中,向学生诠释劳动教育的真谛。也可发挥品学兼优的学长引领和示范作用,或者其他职业岗位劳模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它是一种育人方式。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做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劳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

    注意劳动教育的长期性和时代性。要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学会尊重他人劳动,学会创造性劳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劳动教育内容、形式需要契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今天的学校教育是为学生的明天社会生活而准备。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态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让今天的学校劳动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每一个教育者认真思考。

    注意劳动教育内容的融合性和系统性。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扎实开展,不仅可以融入到学科教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社团活动、艺术教育等活动中,而且需要家校社协调统一,形成合力,聚力实施,统一行动,最终达成育人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