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问中心走向科学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考虑到高中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和发展需要对科学课程内容进行选择,现行高中科学课程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选修,以满足学生对科学课程的不同需求。

    四是科学课程融入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潮流

    1990年,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上海举办“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从此中国参与到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潮流中。10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在北京召开“科学与技术教育研讨会”。此时,中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接近了。

    经过20年的追赶后,我们可以与代表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最高水平的美国进行平等交流了。而现在,中国的科学课程、编写的教材已经得到其他一些国家的认同、借鉴。从全盘引入到借鉴吸收、互相融合,经过新中国70年来的发展,现在我们已能向外输出我们的科学课程了。科学课程的发展从一个小的侧面体现了新中国的迅速崛起,体现了在党的指引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作者系温州市教育局顾问、特级教师,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专家、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曾主编国内第一套综合科学课程教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