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是这样”到“为什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相信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就听过牛顿与苹果的小故事。正是带着“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的问题,长大后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启蒙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更要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物理思维的不断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很强,经常向教师提问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他们提问的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会针对课堂上听不懂的知识点、课后不会做的习题向教师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局限在题目和知识点本身,缺乏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停留在“是这样”的阶段。有少数学生在进行了自主的思考后,能够举一反三,找到知识点间的联系,试图提出一些有新意的问题,更多地融入自己对解题思路的理解,这种问题就初步符合了课改对学生提问探究素质的新要求,已经初露“为什么”的端倪。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具有揭示规律的自主性问题,这样带着满满“为什么”的问题已具备了向高深领域探索的基础,这也是课改所希望看到的提问方式。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该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

    在冲突中求本源。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给出的新事实、观念和理论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矛盾,就会出现认知冲突。学生进入这种问题情境,会感到困惑,头脑中的概念在“打架”。这就掀起他们探索的欲望,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教师先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找一只蚂蚁大力士来,能不能推动教室里的桌子?”话音刚落,学生们齐声大笑:“不能!”教师接着问:“如果地面绝对光滑呢?”终于有学生醒悟过来:“能不能推动,不是看蚂蚁和桌子的质量差距,而是看桌子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这样通过争论提出的问题,能带动学生改变思考的方式,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助于思维的发展。这样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学习,将每个问题都集中在学生的需求上,只有这样才会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故事中究其因。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趣。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有的学生背诵十遍不一定能记牢,而一个有趣的故事,只要听一遍就能较完整地复述给别人听,所以通过讲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时,教师先讲“手抓子弹”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米高空飞行,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大吃一惊的是,手中竟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听后马上质疑:“子弹速度那么快,这是瞎编的吧?”但教师肯定地告诉他们这是真的,有学生就由自己骑自行车给朋友递东西的经验提出了问题:“是不是飞机和子弹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一样呢?”“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在课堂提问预设中,教师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同时,更要突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通过分析归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验中探真知。借助身边常见的物品,我们可以完成无数的小实验。例如在学习摩擦起电时,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不用胶水,报纸上墙”的实验。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掀起报纸的一角,松手后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做完后学生立刻提出问题:“摩擦后产生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样的趣味性实验,使学生在学习之始便在感官上承受大量刺激,获得大量感性信息,同时提出若干思考题,在一系列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启发下,促使学生有条理地思索问题。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兴趣的高峰时期,好奇、好动、好学、好模仿,对许多事物都感兴趣,总想知道为什么。教学中教师只要引导合理、方法得当,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进而思考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省文登第二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