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动能从何而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选手登台领奖。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上,学生表演《我们都是追梦人》。本报记者 樊世刚 摄

    “我做了14年的创新创业活动,从来没有像这个大赛这样让我如此感慨万千。”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0月15日在杭州落下了帷幕,大赛评委、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郭羽意犹未尽。

    这不仅仅是因为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集中登台亮相,还在于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研究成果开始实际转化,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学子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更在于青年一代展现出的家国情怀和创业温度。

    已经5岁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不仅给中国大学生打开了一扇放飞梦想的天窗,还在勾勒着面向未来的创新之路。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没有捷径的

    “当前,人类对大脑的探索进入实质应用阶段,脑机接口技术有三条路径。”在本届大赛总决赛冠军争夺赛上,浙江大学的“回车科技——未来全脑智能行业定义者”项目负责人易昊翔说,一条路径来自埃隆·马斯克创办的公司,旨在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增强人类能力;第二条路径是美国神念科技通过专家知识预设脑电解决方案;第三条就是来自“回车科技”,通过云计算处理庞大数据,将结果与用户进行实时交互。

    “脑科学是世上最难的课题,你们敢于挑战并做出了产品,是‘勇哥’。”现场点评嘉宾、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说,你们在脑科学研究上对标埃隆·马斯克,勇气可嘉。

    不止“回车科技”,在参加三强争夺赛的33个项目中,“全球首创”“首个”“定义者”“领航者”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看来,本届大赛的一大亮点是科技创新项目数量超预期,很多项目都已经进入行业发展的“无人区”,或者成为行业领跑者。

    西安交通大学“蓝鲸压力”项目的核心技术“压电新材料技术”历经20年攻关,是新一代水下装备、医用超声、工业超声等国家与国防重大需求中的核心关键材料。而浙江大学的木链科技则将陈纯院士的流式大数据处理引擎——“流立方”专利技术率先、独家应用于工控安全领域,为公司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从2005年大学一年级认识谢庆国教授,那个时候我才19岁,谢教授33岁(跟我今天一样),到今天14年了。我们从研究走向创业,全部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数字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三强争夺赛中,华中科技大学“全球首创的全数字PET系统及产业化”项目负责人张博讲到这里,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国家,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高端医疗仪器,而不是将健康寄托在进口仪器上。”

    “中国要发力,科技的沉淀很重要。好的项目一定是熬出来的。”大赛评委、中国建设银行浙江分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孙斌说,这一届最大的含金量是把“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接地气的商业化衔接得很好”,不少项目既有拿得出手的技术亮点,也有很好的商业价值。

    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高校创新创业产业投资联盟副理事长、万学教育集团执行总裁张强表示,创新创业是世界大势所趋、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连续五届大赛以来,“以赛促创”效果明显,不少项目高速度推进、高质量落地;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以赛促教”的目标逐步达成。

    然而,在不少专家、评委看来,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科技已达到了引领水平。“可能在技术的应用、商业化方面我们跑在了世界前列,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我们与国外依然存在很大差距。”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说。

    “基础研究从底层决定了技术在未来发展的空间和水平。”在大赛配套活动“对话2049未来科技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说,物理的基础研究影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的应用,目前我们国家在物理基础研究方面还很薄弱,以量子领域为例,在研究和应用上都还有具大潜力。

    “科技是根基。”吴晓波说,在他看来,当前中国进入双能驱动时代——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发展方面中国跑得很快,从跟跑到并跑,呈现出“总体紧跟,逐步超越的态势”。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没有捷径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何雅玲看来,培养高层次人才,首先要有志向,要有家国情怀。她认为,科研的道路是很艰难的,没有坚强的心志很难走远,应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的培养,还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最后还要启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励学生自己去补短板、强能力。

    “一些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是囿于课本学习,疏于把想法凝练出来,实现技术突破、转化落地。而大的创新还是考验技术功底的,有些学生做着做着走不下去了,也是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何雅玲说,课堂就像老师给你做好的盛宴,能吃饱也有营养,但真正走入社会,考验的是落地实战能力。学校给了你基本的猎枪弹药,能走多远,能不能走出现实困境,还要靠自身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在“对话2049未来科技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认为,当前数字经济还有巨大的空间,我国数字经济对工业渗透率仅为17%,而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均已超过60%。

    “人工智能正在走向新时代,从模拟一个人,到模拟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工智能产品的开发正处于萌芽期,大量的智能产品、智能系统等待着青年创新创业者们去创造。”潘云鹤说。

    “真正的尖端科研,需要长期攻关。”薛其坤说,“奋斗者是幸福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取得成就的那一刹那,投身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这一探索过程本身就丰富了人生。今天的中国,年轻人充满机遇!”

    任何事情想做好首先得有兴趣

    “我从小就喜欢航天,我的愿望是明年能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真正地去做属于我的火箭。”今年,来自广州市第一中学的高二学生王瀚霖,带着自己设计的“多功能可回收气象探空火箭”,来到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据吴岩介绍,在今年首次增设的、面向高中生的萌芽板块上,60个由高中生担任“主角”的创新实践项目参加了比赛。

    “这些高中孩子给我的惊讶、惊喜,真让我赞叹。这些项目不仅呈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反映了他们多元的兴趣爱好。”吴岩说。

    因为想念外婆腌制的那口酸甜美味的泡菜,为了让爸爸妈妈放心地允许自己吃泡菜,福建泉州元培中学的黄熠焘,自己设计了包含亚硝酸盐分析系统的家用分格健康泡菜罐;因为想要储存和“记住”味道,来自北京人大附中的团队尝试建立了基于脑电波技术的味道录制系统;因为在学校开设的创新实践课上,感受、确认了自己的兴趣和热爱,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叶可塑决心把微生物医药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选择……

    “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种下一个萌芽,种下一颗敢拼、敢闯,自信勇敢的种子。”吴岩说,兴趣,推动着孩子们踊跃地参与创新实践活动,也在他们心中播撒着珍贵的创新火种。

    “任何事情想做好,首先得有兴趣。有人可能会质疑,在不一定找得到兴趣的前提下,让青少年花费时间、精力去寻找兴趣,有没有必要?”曾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大赛总冠军的白云峰,从自己的实际案例出发,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人的兴趣的确是会变化的,可怕的不是找不到兴趣,而是根本不去寻找。”白云峰认为,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去寻找兴趣方向,并不是耽误时间,“我是学管理出身的,在创业过程中,随着项目变化,要去了解工业自动化、了解芯片,因此培养锻炼出的学习能力是一以贯之的。对事物的内在学习热情,是你高效投入、享受所做事情的重要保障。”

    作为尚在打稳知识根基,面临紧张学业压力的高中生,除了兴趣之外,在创新实践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解决芯片数据传输问题?”在萌芽赛道展评现场,评审专家对罗云瀚提了一个技术问题。

    “评委可能是想验证这些项目到底是不是我们参与完成的。”为了解决校园失物招领问题,罗云瀚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套基于互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的失物招领系统。

    “很多高中生带来了复杂、类工程的项目,因而会有评委认为,这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做的。”大赛评委、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徐宁说,相比而言,其他一些高中生的项目会比较“吃亏”,“这些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做了一些延伸拓展,产生了一些想法和设计。虽然有些平常、比较简单,但我认为,这是高中生可以做并且应该做的、力所能及的创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