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载 扬帆逐梦再出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40年前,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了覆盖全国城乡的广播电视大学,开创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新纪元。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广播电视为主要媒体和教学手段的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诞生在龙江大地上,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逐步发展成为一所运用多种媒体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大学,成为全省成人学历教育的主力军、终身教育的排头兵。

    砥砺奋进四十载 

    接续奋斗践初心

    40年风雨兼程,黑龙江电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龙江大地办教育,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行业、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办学,学校主动融入龙江改革发展洪流,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满足社会成员知识更新、技能提升和自我完善等多样化终身学习的需求,为更多的求学者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创造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学习新家园。

    回望来时路,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凭着多快好省办大教育的信念初心,凭着“铜头铁嘴飞毛腿”的执着干劲,从创办初期的几间小屋发展到包括省电大和16所市级电大、92所县级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形成了遍布全省城乡的现代化学习网络。从当初开办机械和电子两个成人专科专业、在校生5000余人,发展到现在138个本科、大专、中专专业,培养学历教育毕业生53.3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770余万人次,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促进了教育公平和国民素质提升,为全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农”发展、林区、垦区、武警、消防、各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有超过90%的毕业生奋战在基层一线,成为推动龙江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仅为中国一重集团就输送1900余名毕业生,他们成长为技术中坚、管理骨干,为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通过燎原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项目和专业技术培训,为农村培养30多万名技术骨干,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系统培养了11万余名实用人才,为确保黑龙江省发挥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落实“三全育人”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科研引领教学,构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学校主办的《现代远距离教育》期刊多次入选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成为黑龙江乃至全国研究远程教育的重要理论阵地;近10年出版专著、教材41部,发表论文500余篇,科研成果200余项,多位教师荣获全国电大教学创新奖,多媒体课件大赛一、二、三等奖;在自学、导学、考核“三环互动”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出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导学、促学、帮学”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因子排名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位居前列。

    发挥现代化优势,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千家万户和每一个学习者的手上。从开始的广播电视到互联网云技术的运用,黑龙江电大始终致力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学校建立全省电大信息化同步建设机制,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云、路、端”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和“六网融通”的学习平台,实现了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初步探索构建出集教、学、管、研、服等一站式服务和一体化运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2019年在各级电大教学点建设72个“云教室”,实现录播点播、手机端学习,为全省学历教育、终身教育发展提供现代化技术支撑。

    40年栉风沐雨,锤炼了电大人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的坚韧品格,积淀了崇实尚行、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凝聚成团结奋进、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电大人不断创新、接续奋斗、奋勇向前。

    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新思路引领新突破

    党的十九大作出办好继续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部署,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加快建成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加快建成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的重要思想,为电大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和多样性、开放性、灵活性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新一届班子谋发展闯新路,积极探索终身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提出了以学历教育为主体、非学历教育多元化发展、强化质量提升的“一体多元、内涵发展”的新思路,学校职能从单一的学历教育拓展了承担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干部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非学历教育,以及提供学习成果认证与学分转换等服务,这“1+6”的功能定位为学校终身教育的开展拓宽了空间。

    新思路引领新突破,学校强体系抓内涵,推进转型促发展。通过系统联动、项目推动、感情驱动、利益牵动的“四动”机制,形成体系内的合作共赢,推行“互联网+管理”,建平台、建机制、建团队,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全省电大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办学规模实现学历教育在校生113389人、干部在线教育106690人、每年指导全省社区机构培训百万余人次的“双十万加百万”的新目标,创建校40年来更高,成为全省仅有的一所学历教育在籍生突破10万人的高校,实现了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同步提升。

    实现全民学习目标,为每个人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学校积极发挥黑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和黑龙江老年开放大学作用,引领全省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快速发展。搭建了全省五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全省的10所社区大学、90所社区教育学院、671所社区教育学校、2032个社区教育学习点,建设了23个国家级别、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与实验区,大力推进“互联网+社区教育”,开展老年教育,推进社区教育融入全省社区治理工作。省民政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2019年联合印发《发挥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作用推动社区教育融入城乡社区治理的若干意见》,这是全国首个由民政部门联合政府多部门规划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文件,推动社区治理工作向制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目前,全省社区教育年培训量超过130万人次,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全省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已深入到基层,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优秀社区教育品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

    新时代新作为,学校主动承担全省网上党员干部教育工作,大力加强“黑龙江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建设,网上学习平台和手机端移动学习平台为全省干部教育提供灵活多样的在线学习服务。截至2019年10月,平台各类课程2478门,自建完成234门龙江特色课程并上线使用,培训178890人次,访问量超过1200万次,该项目建设与运行成效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全省公务员思想政治培训将纳入黑龙江省干部教育网络学院培训体系,届时培训人数将达到24万人,助力全省党员干部教育再上新台阶。

    继往开来踏征程

    扬帆逐梦再出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到2022年和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总体目标,从改革落实层面画出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要求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面向未来,遵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现代化教育目标,黑龙江电大人积极探索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人人、处处、时时”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实现更多供给、更高质量、更优制度、更新技术、更全保障和更强治理,为黑龙江全方位振兴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支持、为人的全面持续发展提供更满意的选择。黑龙江电大积极实施“1233”工程,即:以开放大学建设为目标,加强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质量提升工程、资源建设工程、学分银行建设工程建设,实施学历教育、社会培训、社区(老年大学)教育三大战略,擦亮电大的牌子,办受人尊重的大学,助力全省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享有人生更多、更出彩的机会。

    黑龙江省提出到2022年,90%以上的乡镇(街道)、50%以上的村(社区)完成社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学习站两级网点的建设,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服务能力建设,助推实现全省社区治理现代化。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培训能力,学校在机构改革中增设了培训学院,并于2019年启动终身教育基地二校区建设和黑龙江省学分银行项目建设,青少年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项目将得到快速发展,各类学历教育之间学分转换以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衔接的终身教育“立交桥”将迅速搭建起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决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终身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又迎来了建校40周年,这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机遇,也是整装出发、扬帆逐梦的新起点。黑龙江电大人秉持“开放、融合、求真、至善”的校训,扬帆起航、逐梦未来,勠力同心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笔,为构建龙江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卜玉辉 史家斌 王 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