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育人模式 绘就教育蓝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甘井子区是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是大连市连接东北腹地的陆路门户和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及空中门户。区域面积503平方公里,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区,也是一个教育大区。全区现有中小学校100余所,幼儿园270余所,在职在编教师6500余人,在校中小学生11万余名。多年来,甘井子区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决策、优先投入、优先发展,先后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区域应用典范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区、辽宁省教育科研十强县区。特别是连续每5年一个轮次的教师教育工作,不仅名列国家省市前茅,而且形成了同行领域独具特色的“甘井子模式”。

    顶天立地 躬耕不辍

    1.从悟道为先到继而谋术,高远做好顶层设计

    创新与发展是教师教育承前启后的逻辑之魂,悟教育之道、悟教师之道、悟教师教育发展之道是甘井子区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发展蓝图的先觉之明。本着“先悟道后谋术,先布局后雕琢”原则,区政府部门以高瞻远瞩的科教兴区大手笔、区域教育发展大视野,连续31年,每年元旦过后的第一天第一会就是议教会。以大视野确立大格局,以大格局带动大发展,绕不开的教师队伍建设议题,总是为年度的区域教育拉开序幕。目标上,有量化指标,更有内涵指标;内容上,有师德塑造,更有党性锻造,不断注入的修德修为培训模块,塞满月周的一次次政治专题报告,将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政治站位不断升高;形式上,多途径多渠道多样化的项目工程,搭建起上顺“天气”、下接“地气”,内有底气、外有人气,大到名气、小至精气的区域教师教育运行图谱。加之,不为资金犯愁的经费保障,不为政策缺失的文件、会议,不为投门无主的领导担当,总是让行走在甘井子区教师教育之路上的培训者、被培训者,理直气壮,胸有成竹,不会彷徨。

    2.从全员普惠到分层递进,高阶成就专业发展

    面对日新月异的干部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新需求,甘井子区按照“抓主线、施转型、重内涵、显特色、促均衡、共发展”的思路,逐步落实培训目标个性化、培训内容超市化、培训模式多元化、培训项目精品化,并形成了区域干部、教师、研训教师3支队伍齐头并进、3个序列工程各成体系的良好发展态势。以“能力传播工程——知名校长辐射引领;能力提升工程——骨干校长精细磨砺;能力储备工程——潜质干部德技兼修;能力培养工程——后备干部专项培训;能力奠基工程——全员普训分门别类”等五大工程构成了中小学幼儿园干部全员普惠、分层实施的干训特点。以“名师牵动工程——名师引领,培植精英;品牌辐射工程——学科领衔,教学相长;骨干助推工程——考训结合,滚动实施;全员提升工程——通识集训,项目推进”等五大工程于一体,形成了区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系统工程。以搭建“外部学习交流平台——在渐进中夯实专业素养;下校顶岗实践平台——在一线中感悟师德师能;挂职兼职导师平台——在互动中提升指导水平;内部学术促进平台——在交流中分享研学成果;课题牵动提升平台——在研究中丰厚理论底蕴;部组队团队建设平台——在轮换中强化整体意识;网络研管互动平台——在应用中掌握信息技能;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在建档中学会提炼升华;研训课程开发平台——在研发中锻造大师潜质;服务外包送教平台——在展示中提高专业影响”等多维平台,淬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教师高位发展。

    以“五训并举”助力3支全优提升。内训——加大外聘引入,盘活内域资源,注重实用实操,兼顾分层分类;外训——红色基地专训,学科专业轮训,价有所值个训,奖优项目单训;网训——依托网卡网络,内外课程兼用,开办远程教育,线上线下互补;送训——国培平台输送,高研展示推送,对口支教特送,服务外包选送;专训——校本研修混训,菜单服务双选,课题牵动引领,基地点校辐射。一系列的培训工程,殊途同归的培训效应,让每位校长教师都有一种甘区教育人的归属感、有一种在甘井子区教育大有作为的内驱力。

    3.从择优选拔到量身定制,高精培植名优梯队

    面对全区40岁以下教师和50岁以上校级干部都超过50%的比例,面对高职拥挤、中职扎堆、女教师女校长延迟退休的现状,2017年聚焦“双提”:提升干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8年推进“双优”:积极打造名优队伍、科学布局优质资源;2019年着力队伍建设高品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以“十三五”要打造出的“名优校长20名、名优教师200名、名优班主任100名、名优青年教师200名”的“四名”优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为主旋律,贯穿教师教育的全过程。

    名优校长工程——三层梯队遴选,九大举措跟进。分别组成了9名专家型校(园)长、22名名优校(园)长、15名骨干校(园)长的培训培养梯队。通过“一对一”导师引领、课题研究成果发布、坛主沙龙定期交流、集中封闭理论研修、国内名校跟踪见习、教育论坛轮流主讲、网研研修领衔带教、本校实践改进思行、学用报告现场答辩等实施与考核,让校长们逐渐从经验型走向智慧型,走上内涵发展的轨道。

    名优教师工程——坊主室主挂牌,线上线下共进。以现有省市区骨干教师、品牌教师、兼职研训教师、名优教师工作室室主为人选主体,以师德高尚、学术厚重、风格独特、业务精良、为人示范、引领前卫为特质,通过区域教师教育网和所在学校工作室挂牌,以通识培训、基地专训、教学展示、名师讲坛、室主领衔、网络研训、校际联盟、交流支教、课题研究、岗位带徒等平台为载体,在作用发挥、功能释放、师徒相长中走向名师之行列。

    名优班主任工程——“三术”导向目标,动态择优行进。以区已有的“十佳班主任”“一百名优秀班主任”“一千名骨干班主任”为主干,以“十百千”队伍建设为班底,先后选拔组成两期“TAS”班主任高研班,以“T——专业指导技术,A——班级管理艺术,S——成果展示文术”为定向目标和培训内容,依托学会和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心理行为训练师”专项培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班主任技能大赛”“名优班主任工作室线上线下层层带徒”活动,以及经验成果呈现、外训学以致用等8个方面的评价认定方式,夯实名优班主任角色、职能、家校沟通与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德树人的基础。

    名优青年教师工程——未来人才奠基,德技滚动并进。分别以35周岁以下、30周岁以下两个年龄段,选拔组成两期“新竹工程”、两批“青研工程”。其培养目标为未来10年后的区域教育培养教学名师和校级管理人才。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个人微小课题研究、区内基地挂职研修、网络平台拜师学艺、案例教学改进实践、自身优势分享借鉴、组织团队拓展训练、读书沙龙论坛活动、国内名校基地研学、名优专家面对面对话等多渠道、多途径增长智慧才干,提升思维思想,尤其在滚动进行的“1—5年教龄”青年教师素质考核中历练,在“一师一优课”“评优课”“公开课”“读书演讲”“技能大赛”中量身打造,倾力扶持,青年后备力量茁壮成长。

    4.从他山之石到自主研发,高实建构区本课程

    基于满足一线干部教师所需,基于教育教学现实问题导向,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区本干部教师自适应课程研发工作,是甘井子区教师教育的又一新的增长点。它打破了一贯的拿来主义、迷信专家、基地集训、集中面授的传统培训模式,实现了培训的个性化和选择性、自主性。已成为省科研规划课题,正式纳入到市政府部门对区政府部门教育督导自主发展评估项目。并依据“上情”——大政方针、“下情”——教师需求、“理性”——科学理论、“外情”——同行经验,基本完成了课程指导纲要、区域培训课程总框架、项目专题目录体系框架、具体课程指导纲要、区域培训课程总框架、项目专题目录体系框架、具体课程研发内容要素框架等三级课程体系。初步开发形成40多个项目、学科、专题性序列等700多个干部、教师培训课程。所形成的“政府聚焦—队伍建设—学习借鉴—需求调研—搭建框架—课程开发—培训实现—跟踪评价—绩效反馈—总结提炼”的实施路径,正在出版的多部“教师教育区域培训课程书系”,正在被多个网络平台植入,日渐成为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干部教师网络远程培训、集中研训活动、菜单服务需求满足的重要培训内容,其点击量、认可度、实用性都超越某些专家课程。同时,也成为专兼研训教师底蕴增厚、领导影响日益扩大的砝码,研训一体团队建设的有效载体。

    开物成务 善做善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