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乡村教育的“四梁八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作为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四望湖小学校长,程风还承担着四年级的英语课教学任务,每天都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让她总感觉时间不够用。 程风的丈夫谭智峰是游城乡土塘小学教师,忙于各自工作的夫妻两人平日里聚少离多,共同的事业让他们彼此理解、相互支持。 青年教师到来后,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小学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精气神儿,还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这是游城乡范田小学校长汪小英和学生们在一起。 为了办好村民满意的学校,李君走村串户进行家访,了解学生情况和家长期望,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对乡村教育的满腔热忱,将一所乡村小学办得生机勃勃。 珠湖乡丰塘小学校园里,“95后”校长李君在师生自己动手开辟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讲解当地百姓餐桌上的看家菜——辣椒的种植知识。 程风倡导质量立校,组织教师以每周赛课、亮课等形式,激发教师业务学习热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是程风(前)和同事一起“推门听课”。 在程风的感召下,当地涌现出一批青年教学骨干和“90后”乡村校长,成为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有生力量。11月14日,一节语文课后,莲湖乡四望湖小学的几名青年骨干教师围在讲台前交流、探讨教学当中的亮点与不足。 在莲湖乡四望湖小学,90%以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程风担任校长后,经过多方努力办起学生食堂,让学生吃上营养午餐,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这是程风(右)抽空来到食堂,检查卫生的同时帮厨。

    由于原本以打鱼为生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冬日暖阳里,鄱阳湖畔的村落显得有些寂寥。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珠湖乡丰塘村,拥有110名学生、10名教师的丰塘小学成为村里最热闹的场所。而就在一年多前,这所乡村小学却因生源紧张,濒临关门。改变源于学校来了一位“95后”校长——李君。

    2018年秋季开学时,已经在珠湖乡中心小学干出点儿“小成绩”的李君主动要求调到丰塘小学。刚来时,面对一栋老旧教学楼、一片坑洼黄泥地的校园,他从请村民帮忙平整地面入手,开辟出一块学生活动场地和一块劳动实践基地。针对部分家长存在不重视孩子教育的问题,他带头开展家访、上门沟通;适逢县里实施营养餐政策,他又张罗着在学校建起厨房,每天给学生提供营养午餐。慢慢地,学生开始回流了,丰塘小学逐渐热闹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鄱阳县游城乡范田小学,刚筹备完冬季运动会,又忙着准备元旦联欢会的汪小英校长正忙得不亦乐乎。别看学校只有50多名学生,汪小英和教师们却用筹备“春晚”的劲头准备舞台、道具、服装,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参加彩排。

    也是去年刚刚从游城初中调到范田小学的汪小英,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了孩子们的精气神儿,还改变了村民对学校的看法。

    “春节时,我们的学生举着一条属于自己的锦色长龙,在范田村里走街串户,好不热闹。”汪小英的手机里至今仍珍藏着当时的活动图片。“回乡过年的村民看到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大为惊喜,自发为学校捐款捐书。”说起这些,她的语气里充满自豪。

    从2018年开始,在鄱阳县,和李君、汪小英一样从乡里调到乡村小学任教的年轻人还有不少。问起缘由,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人——程风。

    “从山区到湖区、从教学点到完全小学,先后在3所农村学校任教,每次调离时,都有村民结伴聚集到学校门口,恳请上级不要把她调走。”“工作这么多年,没请过一天假,就连生孩子时产假都没休几天。”“瘦小的身躯,巨大的能量,俨然‘钢铁侠’”……在鄱阳教育系统,讲起程风,几乎人人都能说上几句。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改变乡村学校面貌的程风,现在是莲湖乡四望湖小学校长。她先后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好人等称号。原本有机会走出去的她,毅然选择扎根农村。她说:“振兴乡村教育,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影响身边更多的优秀教师,勇于去承担这份责任。”

    程风的精神在当地产生了示范效应,曾经和她搭班的3位女教师现已成为游城乡中心学校的骨干。继她之后,游城乡先后涌现出6位“90后”女校长,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受程风事迹的鼓舞,选择投身到乡村教育中去。

    “小老师,大作为!正是因为有许多像程风一样有理想有担当的青年教师,乡村教育才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鄱阳县教体局局长汤飞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