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交流合作 助推珠澳教育新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珠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广东省教育对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拓展城市。2016年11月,珠海市教育主管部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签订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明确建立更加务实的工作机制和定期会晤磋商制度,推动珠澳两地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

    值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珠海市教育主管部门与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不断增进珠澳两地学生间友谊,促进两地教育的融合发展。

    研学实践走进大湾区

    感受科技发展

    2016年底,国家教育部门等11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重要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发展。

    珠海根据教育发展实际,组织开展了“走进大湾区,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珠澳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共有来自珠海、澳门的100余名师生参加。珠澳两地学生先后来到格力电器研学基地,了解格力电器的发展史,参观空调生产线;在珠海市农科中心,学生们参观珍木馆、体验劳动,给坚果树除草施肥;在港珠澳大桥,学生们参观港珠澳大桥建设展厅,观看港珠澳大桥建设相关视频。在珠海市农科中心,珠澳两地学生共同见证了“珠澳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及“珠海市农科中心珠澳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首届珠澳校长论坛

    聚焦两地教育发展

    珠澳两地教育交流日渐密切,规模逐步扩大,层次逐步提升,领域不断拓展,教育合作交流迈出新步伐。

    12月12日,珠海市委教育部门领导带队,赴澳门开展《珠澳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签约仪式暨珠澳校长论坛等活动。

    活动仪式上,珠海市委教育部门领导指出,珠海与澳门一衣带水、毗邻而居,双方依托姊妹学校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增进了相互理解,建立了深厚友谊。当前,珠海市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地,珠澳两地能在一起共述合作良药,共话交流良方,共期发展良效。

    此次活动特别举办了以“聚焦大湾区建设,实现教育的融合与共赢”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来自珠海和澳门两地的校长等近120人参加,共同探讨珠澳两地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加强两地在教育政策、学校管理及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两地的学校管理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同时,举行了9对姊妹学校缔结签署仪式以及《姊妹学校交流纪念特刊2019》发布仪式。

    多样化活动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姊妹学校是珠澳教育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除科研与学术交流外,珠澳中小学依托该平台在文化、体育、艺术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活动。

    11月23日下午,由珠海市教育部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总部教育局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暨青年局共同举办的第三届珠港澳三地高中生足球友谊赛在珠海市第一中学拉开序幕,这也成为三地青少年学生学习交流、情感交融的重要桥梁。

    12月13日晚上,由珠海市教育部门、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联合主办的“寻找中华文化之美”分享会在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市委教育部门领导、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香港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出席。

    分享会上,澳门特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局长老柏生作为特邀主讲人。他首先肯定了珠澳两地文化交流的合作成果,表示两地一直通过交流座谈会、内地考察团、缔结姊妹校等多方途径,鼓励师生更深入了解国情区情。

    分享会结束后,由珠海市教育部门主办,珠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拥抱澳门,礼赞中国”——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珠澳中小学联欢晚会拉开帷幕,两地学子联袂出演,节目丰富,涵盖了中华民族器乐、诗乐舞蹈、曲艺、民族民间舞、中华武术精粹等。

    新时代的珠海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珠海教育将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整体部署,与澳门共同开展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交流活动,为珠澳教育进一步融合发展、为两地学校携手合作提供示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