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第一”激发教育新动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全县教育改革发展‘三个第一’的理念全面推开以来,我们校长感觉真的松绑了,真正有了自主办学育人的权利,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管理学校了。”近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董世芹说。

    董世芹所说的“三个第一”,就是近两年莒县教育和体育局提出的“校长第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理念。莒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宋国安告诉记者,在“三个第一”办学兴校理念引领下,莒县近两年来迅速改变了此前作为人口大县但教育改革发展一直较为滞后的局面,在落实校长办学育人自主权、教师协作教研和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以前,每到学年末,学校要面对很多检查评比和材料整改。”董世芹说,“自2019年开始全面落实‘校长第一’‘教师第一’‘学生第一’管理理念以来,各种检查评比大幅减少,只有综合评估和教学评估指导了,学校还开始‘反客为主’,给教体局机关科室的服务工作打分评价、提意见建议。”不仅如此,莒县还把副校长的提名权、学校中层的任命权等“还”给校长,把职称评聘、评优树先等方面的评价权,绩效工资、优秀教师激励方面的分配权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工作还给学校。

    “坚持‘教师第一’的理念,就是真正把教职工当成学校的主人,尊重教师主体人格,承认教师主体价值。”宋国安说。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莒县打破学校各自为政的壁垒,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了11个教研协作区,定期开展校长论坛、教师论坛,实行跟岗学习、结对帮扶,进行同课异构、磨课教研、学科竞赛等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交流和专业成长。

    在关心和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莒县各学校还细致关怀教师的生活,组织举办教师集体生日会、教师节走红毯仪式、评选最美教师等特色活动。自2016年以来,莒县县委、县政府已筹资1655万元奖励优秀教师和校长,2019年奖励金额达到了50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莒县坚持“学生第一”的理念,以“培植兴趣、关注基础、发展能力、养成习惯”作为教育教学的底线和起点,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发展、个性化成长。

    “多一把尺子,就能多一批好学生。”宋国安说。莒县四中大多数学生入学时成绩不甚理想,很多农村学生更是英语基础薄弱,很难弥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该校率先在全市创建了日语、俄语教学班,供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外语学习。

    “董瑞超2016年入学时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我们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日语。201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多元选择机会。”董瑞超的母亲王秀花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