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考体育分值能带来什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1-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吴键 “不考试,不重视,甚至放任学生体质越来越差,肯定不是正确选择。正是因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太差,所以要用考试的手段引起重视。” 徐忠祥 “我们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让家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引导教育回归本位。” 郭蔚蔚 “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旦全社会素质教育的大氛围形成了,中考体育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它可以不再考了。” 严建春 “除了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外,体育进入高考的速度要加快。同时,编办部门要给足体育教师编制,改善结构性缺编问题。”

    ?访谈嘉宾?

    吴 键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所所长

    徐忠祥 云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郭蔚蔚 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原处长

    严建春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中考体育成绩上调至100分,与‘三大主科’(语文、数学、英语)平起平坐……”日前,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有关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内容,迅速冲上热搜。

    无独有偶,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近两年,江西、广州、福州、天津、无锡等多地都出台政策,提高中考体育分值。体育在中考中分量渐重已成趋势。

    提高中考体育分值能促进学生体质改善和全面发展吗?或是如网友担心,它会增加学生负担,影响考试公平性?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科研专家、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及一线校长。

    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是什么?

    记者:“中考体育分值从50分提高为100分,且从三年一考变为一年一考……”云南中考政策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提高中考体育分值,云南并非个例。近两年,江西、广州、福州、天津、无锡等多地都出台了相关举措。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是什么?会对当地产生哪些影响?

    吴键:中考体育各地的分值不一样,从20分到100分不等,近几年总体的趋势是分值增加。

    分值的增加表明国家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事实上,2007年以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个别指标有所上升,但整体上持续下降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加上社会经济大环境下,受网络高速发展、交通日趋便利等因素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分值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及对学校体育的重视。

    徐忠祥:国家层面一直很重视体育及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但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在学校层面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学校还是考什么教什么,学生还是考什么学什么。云南省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中的投入接近300亿元,可花了这么多钱,学校里的小胖墩儿、豆芽菜、近视眼比例还是不低。只有把合理的膳食和必要的体育锻炼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学生体质。

    我们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让家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引导教育回归本位。

    郭蔚蔚: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特别是像云南这样把体育和语数外并列,我认为是中国基础教育回归本位的信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在实践中没有把体育当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需要一个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平台或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中考体育把分数提高到100分,和语数外相等,有助于改善中国老百姓对学校体育的看法,及对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期待。这一举措在引领社会风尚、引导国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上,将发挥很大的作用。

    事实上,中考体育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实行,当时的阻力比现在大得多。但为什么还要硬着手腕做这件事?因为一个共识是,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每况愈下的形势,中华民族体质健康就会出现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当然要多管齐下,考试在其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因为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不采取考试的方法制约、克服问题,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须找到一个抓手,而中考体育就是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摸索出来的抓手。

    如果中国真能通过体育考试把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解决了,让中华民族的素质得以提升,我们为什么不考呢?但是要注意,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一旦全社会素质教育的大氛围形成了,大家都不再过分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了,中考体育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它可以不再考了。

    从河南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中考体育为河南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几次全国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都能看到一个数据轨迹:初二、初三、高一这三个年级的孩子,体质健康状况是最好的,说明中考体育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另外,推行中考体育还有一些潜在的成果。河南老百姓现在对这个考试越来越认同,对孩子的体质健康越来越重视,这项制度推进起来阻力也越来越小,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家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评价方式。

    分值提高会加重学生负担、造成不公平吗?

    记者:部分网友担心,云南此举会加重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负担;也有网友表示,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对天生体质较差及残疾的学生不公平。您如何评价这两种观点?

    吴键:不考试,不重视,甚至放任学生体质越来越差,肯定不是正确选择。正是因为儿童青少年体质太差,所以要用考试的手段引起重视。

    云南的中考体育,100分中的60分分散在3个学年,且只是体测合格,要求不高。体能、技能考试40分,目前还没有见到具体标准,无法评价其难度。

    就公平性而言,考试是对结果的评价手段,所以不能考虑学生的先天基础。语文、数学考试也没有考虑先天基础。对于不公平的担忧可能来源于一些文化课成绩好、体育不好的学生的家长,体育好的学生,家长一定很高兴体育考试分值增加。

    郭蔚蔚:减负减负,减的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指文化课负担。过去的教育培养了很多文化课考试的高手、解题的高手,但一些孩子身体健康状况是不好的,近视率非常高,审美素养和社会生存能力偏低。而运动能力、审美素养、社会生存这些综合能力,恰恰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仅靠文化课无法培养。过去,这些该有的“负担”我们应该加给学生但没有给,如今的减负更要明确减什么、增什么,有减有增才能构成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

    关于公平性的问题,任何一件事做到绝对公平都是不可能的,体育会产生不公平,语文、数学、外语就不会吗?不同的孩子智商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接受知识快,有的慢,但语文、数学、外语仍然是用一张试卷在考量。人的发展是多元的,每一个孩子的特长不同,学习能力差的需要努力,身体能力差的也一样要努力。这个道理给大家讲,谁都能听明白,只不过云南提分这个新政策遇上了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会给站在不同角度的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甚至冲击,大家也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评价这件事。但我们还是要引导大众站在教育大局、国家民族发展大局的角度看问题。

    考试作抓手,体育应试怎样避免?

    记者:据媒体报道,在过往其他省份推进中考体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单一练考试项目,突击练体能”等以应试为目的的体育教育现象。这类现象会造成哪些影响?应该如何避免?

    吴键:既然是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出现应试现象。但云南的考试办法,将分数分散到每个学年,将体测合格作为手段和计分依据,这是避免体育应试的设计。另外,在儿童青少年普遍不重视体育、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背景下,考试可以督促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对他们而言,练比不练好。

    避免应试,在于改进考试办法。其一,从小养成学生的锻炼习惯,全面发展其体能素质,提高技能水平,这样就不必担心考试的难度;其二,增加项目的选择性,体育考试教育教学结合,考试项目就是教学内容,避免考试冲击正常教学。

    郭蔚蔚:体育考试也会出现应试现象,这个不奇怪,因为只要考试,人们就会做应试准备。但是体育的应试和文化课的应试有本质区别,后者可能会造成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缺失,因为学生可能只看考试要考的部分,而缺失的内容又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中考体育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学生再怎么应试,进行的都是身体活动,都不会造成体质健康状况的缺失。体育应试的结果和文化课应试完全不一样,它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