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时代新人 建设青年教师队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鼓励青年思想政治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发挥专业特长、全力投入到学科建设中去。以此为背景,哈尔滨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哈师大”)依托自身60余年办学经验,凭借文、理、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建立一套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并逐步建立了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热点与难点搜集解答制度、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及科学的考核标准,力求促进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长远发展,建设出一支科学、专业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建立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正确解读并传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意蕴,哈师大除了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专业能力外,同时还将教育层次提升至整个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当中,发挥青年教师有激情、有活力、思维开放等特点,让他们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思想政治专业教育为主、其他学科教育为辅的合力,进而构建出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教育体系。

    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思维相对更为活跃,但往往受到客观条件限制,很多优秀的想法无法得以施展。国家教育部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指出,“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牵头,宣传、教务、学工、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基于此,哈师大逐年加大对思政教育课程的支持力度,力求构建一个有力、完善的平台和管理制度,消除掣肘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不利因素,解除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支持投入到日常教学中,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建立教学热点、难点搜集解答制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当下的政策、舆论、时事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对青年教师而言,由于自身教学经验尚不够丰富,往往难以将课程内容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这就使得理论课的教授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学生觉得乏味、空洞,自然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哈师大针对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特有的问题,以热点、难点搜集解答制度为突破点,定期组织国内、省内的思想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或校内外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培训活动。首先,由专家学者对教学中常见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给青年教师传授教学方法和技巧。其次,每次活动还会遴选时下的热点事件,开展互动讨论,交流想法和心得,再由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和总结。最后,每次活动都会留有视频、讲义、演示文稿、会议记录等相关资料,并对会议要点、存疑、待修正的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备注,给未参加活动或以后的新入职教师作为培训资料,同时为以后进一步解决问题留下充分的“线索”,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培养和提升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青年教师的网络接受能力较强,在新时代,一个有深度、有内涵、富于创新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以更好地吸引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注意力,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近年来,哈师大不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积极运用微博、微信、贴吧等新媒体平台,建立了一套集信息收集、问题反馈、集中分析、解决处理为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从高到低、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内容推送体系,力求占领网络阵地,增加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在内容结构方面,依次建立了政策解读、形势发展、思想引领、理论思考等理论模块,以及社会实践、业务支持、成果分享、交流互动等实践模块,并借助新媒体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以影音、图像、数据等形式,促进教师的学习热情以及对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其次,在内容推送终端方面,形成了以学校官方网站为龙头,同步更新至各大新媒体平台,确保在多平台、多终端上实现及时的信息推送与交流。最后,在内容形式方面,充分考量青年思想政治教师的特点和兴趣,精选校内的教学名师、育人模范等先进事迹,并从“小”出发,着力表达普通教师的教育心得、哲理观点,引发青年教师的思想共鸣,从而增强青年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建立科学、完善的分类业绩考核标准

    科学、完善的考核标准,对青年教师专心教学、提高其竞争意识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哈师大依托60余年的办学经验,制定并完善了集教学、科研和实践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允许青年思想政治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向某个方向钻研。例如,教师的教学成果相对较为突出,则可以以此作为评价的主体,另外两个维度则作为评价的辅助,以此促进青年教师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创新工作,在某个领域努力突破,从而建设出一支科学、专业的青年教师队伍。

    (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金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抗疫教育的三种意识     下一篇:语文教育的母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