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活成一道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特别报道

▉战疫教育人 

    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她写下“请战书”,先后3次向学校党组织申请参与疫情防控;降雪降温时,她抢着到小区卡口执勤;恪尽职守,冲锋在前……2月20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连续战斗7天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滨河学校党总支委员、少先队辅导员罗桂梅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近日,孝感市委追授罗桂梅“孝感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不忘初心的担当——

    关键时刻冲上去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

    “我是一名党员,哪里有困难,我都要冲到最前面。我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大敌当前绝不退缩。请组织批准!”2月1日,罗桂梅向滨河学校党总支递交了“请战书”。

    考虑到罗桂梅家中有瘫痪在床的老人、双胞胎女儿才1岁多,学校党总支没有批准她的申请。

    2月9日,罗桂梅再次在校委会工作群里请战:“向连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志们致敬!我请求替换他们参加战斗。战胜病魔,我们一起努力!”

    “战疫时期,我不仅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战士。”2月11日,在罗桂梅的再三申请下,学校党总支批准她负责竹林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竹林小区是一个老旧居民楼与商铺相结合的片区,有25户102人,其中8位是孤寡老人。

    没有防护服,穿上做饭用的罩衣;没有头套,戴上太阳帽。每天入户登记摸排,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为居民代买蔬菜药品,主动要求到室外站岗……罗桂梅尽职尽责。

    2月15日,大悟城区突降大雪。一大早,罗桂梅远远看见一位大爷没戴口罩,急匆匆地走来。

    “老人家,怎么不戴口罩就出门呀,这样做很危险!您有什么着急事,我帮您去做。”

    “姑娘,我家口罩用完了,今早发现老伴的降压药也没了。这可耽误不得,我要马上去买。”

    “您别急,先在这坐会儿,我帮您去买药。”罗桂梅一路小跑,帮老人买来降压药,还塞给老人几个自己预备的口罩。

    下午两点,雪下得更密了。罗桂梅在家里扒拉了几口饭,套上雨衣,赶着去竹林小区卡口值守。

    同样为抗疫忙碌的丈夫雷向东心疼地说:“这么冷的天,等雪下小点再去吧。”

    “没事,我不去就少了一个人、少了一道安全防线。”罗桂梅边走边说,留下匆匆的背影。

    从家到值守的小区距离2公里,平日里步行半个小时就能到。当天,罗桂梅迎着风雪,每走一步都很吃力。实在走不动了,她就背过身去,歇口气。

    大悟县公安局巡逻防爆大队民警夏攀途经此地,载了罗桂梅一程。“我不认识她,只记得她头上、脸上都是雪,喘着粗气。我问她去干什么,她说去小区值守,还笑着说我们都是风雪无阻。”

    “你这两天很疲累,现在鞋也湿透了,先回去吧,我在这儿守着就行了。”一起执勤的同事周丽萍劝说道。

    “没事,可能是颈椎病发了,我能坚持住。这里防控任务重,我不能离岗。”罗桂梅坚持不走。

    就这样,罗桂梅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战斗了7天。直到2月18日早晨,丈夫发现她情况不好,赶紧拨打120。到大悟县人民医院时,她还轻声念叨着:“我怎么在这儿,还要去排防控值班表呢!”

    脑CT报告显示颅内大面积出血,罗桂梅陷入昏迷。大悟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县教育局多方协调,联系专家远程会诊。每一个参与救治的人,都在极力挽留这位女教师的生命,但她始终没有醒来。

    根植内心的情怀——

    把爱洒给孩子们

    在时任大悟县高店乡小学校长徐自强的脑海里,还留存着2005年秋季开学时的那一幕。

    那一年,罗桂梅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高店乡小学支教。

    基层学校条件差、教师少,罗桂梅身兼数职,做班主任、带语文课,还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她积极组织学校文娱活动,让校园里充满欢乐。

    一天,垃圾堵塞了下水道,卫生间里满是积水。罗桂梅二话没说,挽起袖子,蹲下身子,清理垃圾。“老师,太脏了。”有学生冲上去拉住她。

    “干净的环境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我们都要做讲卫生的小朋友,对不对?”眼看罗桂梅用手一点一点地抠垃圾,现场的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们再也不乱扔垃圾了。”

    在同事眼中,罗桂梅总是那么乐观开朗、专注执着,把每名学生的成长记在心上——

    2013年秋季,罗桂梅担任滨河学校二(7)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

    这是一个组合班,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罗桂梅对学生一视同仁,对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孩子,她最为牵挂,关注的目光也停留得最久。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小余转校过来时,对新环境不适应,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也不能按时交。罗桂梅课堂上点名提问,课后又单独辅导,并和小余的妈妈保持联系,鼓励小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罗桂梅的热情感染了小余。很快,小余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还催着妈妈买学习资料,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从朋友圈看到罗桂梅去世的消息,涂鑫妮紧紧攥着手机,反复发消息求证,眼泪刷刷地往下掉。

    涂鑫妮曾是罗桂梅的一名学生。当时,她的语文成绩不好,罗桂梅经常私下给她补课。“最难忘的是罗老师灿烂的笑脸,最感动的是她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的爱,最遗憾的是特殊时期不能送老师最后一程。”

    “从小崇拜罗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了她。”如今,涂鑫妮是大悟实验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我会像罗老师一样,关心爱护学生,耐心教导学生。”

    矢志不渝的追求——

    乐当人生引路人

    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去世的前几天,罗桂梅还在少先队辅导员微信群中,与大家商量组织少先队抗击疫情专题活动。

    对许多年轻教师来说,少先队辅导员算不上“好差事”。

    安排值周、组织升旗、策划活动,还有各种数不清的杂事琐事……有人说,这个岗位“听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哪有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在家长心中的分量重。

    但罗桂梅憋着一股劲儿、绞尽脑汁,一心想当好孩子们的青春引路人。

    18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罗桂梅当过班主任,教过语文、数学、音乐。2013年的一天,学校领导找到她,提出了新建议:“小罗啊,你思维活跃,爱唱歌跳舞,还有个好脾气,是干少先队辅导员的苗子,想不想试试?”

    最初,罗桂梅也犯难:当班主任,最多带四五十个孩子,管理起来还算游刃有余;当大队辅导员,要把全校6个中队的少先队员都带动起来,可不是站着喊两句话就能实现的。

    硬着头皮接下任务,罗桂梅开始“恶补”少先队工作的各种知识,上网搜资料、跟优秀大队辅导员取经、参加少先队专家讲授的培训课程。

    “罗老师以前经常说,干少先队辅导员,接触的学生千差万别,最忌讳千篇一律说教。”在副校长张红梅看来,罗桂梅对每个孩子的辅导都是“私人定制”:对内向的孩子,掏心窝子;对调皮的孩子,跟他们打成一片。

    学生付蓉性格内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罗桂梅没事的时候,经常和她聊天,教她唱歌、跳舞。有这样贴心的呵护,付蓉敢在同学们面前大声说话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了。

    帮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罗桂梅矢志不渝的追求。组织“学雷锋月”活动,开展“一对一”帮扶;带孩子们参加公益劳动,慰问孤寡老人;定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祭扫烈士墓,参观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

    功夫不负有心人。滨河学校少先队先后被授予“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全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孝感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罗桂梅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笔记本上,罗桂梅写着这样一句话:努力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她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承诺!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生死博弈     下一篇:春天如约而至 校园书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