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育人导向 强化核心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专家解读中职三科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语文课标”),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史上首个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语文课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强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职语文课标完善课程目标,围绕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核心素养,建立其与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完善课程评价,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强化育人导向。中职语文课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语文学科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明确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反映时代要求。中职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既要有世代相传的经典内容,又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变化、新成果,努力解决长期以来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例如,设置27学时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专题,既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也是对加强劳动教育新要求的回应,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帮助他们进入社会后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优化课程内容。中职语文课标改变了过去知识本位、技术主义的,以语文知识点组织课程内容的旧思路,采用了优化课程内容的新思路。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字、词、句、段、篇。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15个专题,基本涵盖了学生生活、学习和日后工作需要的各种语言活动类型。每个专题有机整合情境、内容、资源、方法,选择典型内容进行教学,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符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增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中职语文课标从中职语文教育实际出发,加强了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一线教师实际操作。例如,关于指导教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把握,既强调立足整体,又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具体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对15个专题的教学实施,也专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出发,分别提供了详细指导,强调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情境化、实践性和选择性。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