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沟通世界 传递战“疫”信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月24日是北二外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首个“在线教学日”。校长计金标与师生相聚在线课堂,共上开课第一讲。 2月28日,北二外学生在家中学习在线直播课。 北二外党委副书记、校长计金标领衔团队录制全英讲授“中国税法概论”慕课。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暂时阻滞了莘莘学子返校的脚步,但却阻挡不了学生们对知识的孜孜渴求、教师们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在国家教育部门应对疫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角吹响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迅速行动起来,将在线教学作为全校一盘棋统筹,并积极推出一批能够代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用外语讲授的高水平慕课,以知识为媒联通中外。在全球战“疫”的关键时刻,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中国信心。

    疫情防控期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紧密结合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培养阶段特点,组织好、开展好在线教学工作,并抓住契机,群策群力建设网络教学体系,在搭建“空中学堂”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在这张疫情大考的答卷上,写下了北二外人自己的答案。

    计金标校长全英文讲授中国税法课 “一带一路”沿线留学生在线跨国学习

    “‘中国税法概论’课程是学校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教育部门‘双万’计划,积极实践建设中国‘金课’号召,由我和商学院教学团队组织、设计、录制并讲授的一门全英文本硕一体课程,是学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发挥在线课程对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重要探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税法概论”教学团队带头人计金标教授说。

    2月28日,由计金标教授领衔打造的全英文线上学习课程“中国税法概论”课程正式开讲。在首次课上,计金标教授从专业学习、职业发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税收切入,为学生们介绍了学习中国税法的重要性。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税法的基本概念、我国当前的税法体系和税种的基本情况,为学生们描绘了一幅清晰的中国税法“地图”。 

    “Tax和Taxation 的区别是什么?”在“中国税法概论”课程课后讨论区,利比里亚留学生Metzger Boimakd 留言提问。几分钟后,他收到了来自计金标教授的回复:“很多情况下是同义词,都有税收、税款、征税的意思,更多的是专业习惯用法,如‘所得税’就是‘incomes tax’,而不用‘income taxation’,但说‘来自所得的税收’一般用‘taxation from income’或‘tax revenue from income’。” 

    “中国税法概论”课程面向校内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和校外社会学员授课。就设计这门课程的初衷而言,计金标教授表示,将税法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大学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税收法律意识、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理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受疫情的影响,“中国税法概论”课程目前采用“线上直播+慕课学习”的授课模式。其中,直播解决为什么学习税法、怎么学的问题,后续讲授以学生自主观看慕课视频、自主完成练习和测试、师生基于线上平台互动讨论的方式为主。 

    课程学习已近一个半月,北二外2019级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黄利鑫同学认为,已经“适应了线上学习方式”,并“走进税法学习的大门”。“在第一次课中,计校长认为学习税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对我们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我很赞同老师的观点,学习税法知识不但能为我们今后的职场生活带来便利,更能帮助我们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课程团队的其他老师以生动的事例系统地讲解税法知识,课后答疑也十分及时。”黄利鑫说。

    组建鄂籍研究生网上导师支教队

    “学生状态不错,昨天刚跟他通过电话,很开朗。”

    “挺好的,前两天刚联系过,她每天在线学习之余,还在社区做志愿者,帮助居民发放捐赠物资。”

    “几乎天天沟通,最近和她一起写了一篇小论文,刚投出去。”

    上述对话来自由几名北二外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微信群。除了相同的职业身份,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名下指导着至少一名湖北籍在校研究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湖北的疫情防控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身在湖北的研究生学子,更令学校和导师们时刻牵挂,念念在心。

    疫情发生以来,北二外组建起了一支“鄂籍研究生网上导师支教队”,组织导师详细了解在鄂研究生们的精神状态和学业情况,并分享交流面向湖北籍研究生开展学业指导、心理关怀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鄂籍研究生网上导师支教队”队长由北二外副校长程维教授担任。她表示,鄂籍研究生网上导师支教队的组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是给予北二外31名湖北籍研究生学术支持、精神支持的一支强大团队。“亲其师,信其道”,相信在这个特殊时刻,研究生导师们赋予学生的能量,将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克时艰。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疫情防控期间,导师们与研究生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汉语学院于淼老师表示,“几乎每天都要和学生联系一次,学生时间安排得挺满,除了在线课程之外,还在进行自主学习”;英语学院李素杰老师在保持日常沟通联络以外,还时时关注学生的情绪与心态;秦宇、李彬两位导师将之前每周一次的线下文献研讨会改到了线上,几名湖北籍研究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参加学习讨论,令人欣慰。

    “我们不是白衣天使,但我们应该为湖北籍研究生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特殊时期,这些学生在资料查找、论文写作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研究生导师应该在学术、生活、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关照和呵护。”“鄂籍研究生网上导师支教队”副队长、北二外研究生院院长郑承军教授说。

    与学术大咖相约“云课堂”

    抗疫视域下的“中国之制”、疫情下如何践行爱国情怀、全球战“疫”背景下的国际舆论环境、在家隔离期间如何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截至3月22日,“抗疫进行时:BISU研究生‘云课堂’”作为面向全体研究生的网上公开课程,已经推出了11期。

    宅家战“疫”,研究生们暂时不能切身浸染在校园浓郁的学术氛围中。为了时刻绷紧研究生的“思考弦”,学校充分利用网络渠道,创新手段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邀请中外各界知名专家为研究生带来真切寄语与高质量的在线课程,从不同角度碰撞抗击疫情视域下的学术观点。

    迄今,“BISU研究生‘云课堂’”邀请到了包括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文部副主任史中琦教授等嘉宾,与北二外的教学名师一起,从思想政治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国际关系教育等多维度进行疫情下的学理分析与学术观点分享。同时,学术“大咖”们还写下了一封封亲笔寄语,对北二外研究生提出治学道路的建议。

    “跆拳道全国冠军、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刘林青教练为我们上了‘抗疫体育课’,并出镜录制了太极拳视频,让我们在家里也可以强身健体;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从‘事事关心,人人尽力’两个方面,鼓励每一个青年学子要忧国、知国,更要报国……在‘云课堂’,专家们不但传授了知识,更带来了学术观点的启发。我会珍惜难得的宅家学习时光,多读些书,静心学习。”北二外文化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崔凤娇说。

    打造有北二外特色的慕课体系

    “旅游大数据”“国际服务贸易”“智慧汉语”“美国文学经典”“中日口译实务演习”……翻开北二外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课程表,专业课和通识教育类课程相辅相成,十分丰富。

    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外国语学院,北二外以培养契合国家战略和首都功能定位的复合型跨文化交流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培养有中国心的国际化人才。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通过技术赋能,通过慕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人才培养路径优化,取得了显著效果。

    好课不仅要口口相传,还要网上联通。目前,北二外自建包括“中国税法概论”“中国旅游概论”“莫言长篇小说研究”“日本文学史”等在内的研究生类在线课程13门、本科类42门。这些课程主要围绕工商管理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等北二外重点发展优势学科搭建,在充分体现北二外特色的基础上,有利于增强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加速学校向北京市一流高校、一流学科迈进进程。 

    同时,北二外以慕课平台作为桥梁,围绕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需求,积极引入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将包括“世界舞台上的中华文明”“人类文明史漫谈”“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西方文明史导论”等34门研究生类课程、30门本科类通识选修课程、43门非外语专业复合在线课程以及18门外语专业复合在线课程,作为公选课引入在线课堂,鼓励学生们通过在线平台选修感兴趣的课程,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学术视野,为今后的复合式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