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建工作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龙头,必须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双重作用,让思政工作走进学生、融入生活,尊重学生生命体验,关怀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党建和思政工作实效。西安邮电大学创新实施党建进学生公寓,9年的实践证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关心学生公寓生活开始,把思想政治教育嵌入生活世界,是一条适合高校和学生实际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以学生公寓为中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生活化。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生活起居的场所,也是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一隅,更是学生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养成和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塑造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的灵魂工程,核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问题。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从班级课堂转移到公寓宿舍,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情景和教育氛围,注重公寓文化对学生的浸润、感染、熏陶,营造一种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的场域精神力量,让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促使学生形成与公寓场域精神力量相生相向的文化气质,逐步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嵌入生活世界,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活为原点和基础。从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关注学生的人生境遇、个体需求、未来发展,切实解决学生的生活冷暖和实际需求,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以小见大,借事说理,以理说事。以重大节日活动为契机,发挥公寓文化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通过鲜活生动的人和事,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切身体验,引导学生建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助推学生实现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精神世界的升华。

    以创新阵地为保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生活化。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高校实施党建进学生公寓,通过在公寓建立党员工作阵地,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党务干部为主体的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走进学生日常生活的公寓,面对面以生活化的语言交流,春风化雨,滋润心灵。公寓里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往往会触景生情,更多以生活为题材,积极找寻恰当着力点,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让思想政治教育化于无形,更加注重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怀。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感恩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激生命。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触碰学生心灵,提升生活品质,培养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正确生活方式。

    以尊重平等为原则,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活化。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延伸至学生公寓,缩小了师生距离,引导学生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教师要从学生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摒弃话语独权和话语霸权,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体系,在双方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上,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生活情景,形成师生合力合拍、同频共振的良性互动。在互动对话教育模式下,逐步建构起交往式、温情化、现代性的话语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改变课堂“灌输式”“填鸭式”的讲授方式。教师要通俗易懂地为学生解答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疑难困惑,建立师生话语空间,与学生逐步达成信任和平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达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话语的精神认同,让学生不断获取自身成长新动力,真正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系西安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