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报复性熬夜”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薛红伟 绘

    广西南宁某高校的大二学生张媛从3月在家上网课开始,每天凌晨3点放下手机睡觉,早上7点50分爬起来上网课,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黑眼圈也变得越来越重。《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张媛这样在疫情期间陷入报复性熬夜怪圈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对此,有专家指出,疫情期间,年轻人的报复性熬夜实际上是自我心理的整合能力出现了一定障碍。突如其来的疫情限制了年轻人的自由,打乱了其固有的生活规律。而应对之策是,大学生们要对自己有一定约束,必要时可以请求家人管束自己,并不断告诫自己不能任意破坏这样的规则,否则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