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创新型人才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7-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8年,福建江夏学院缪匡华教授主持的“管理创新——案例与实践”课程获得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在福建省新建本科高校中实现了国家级别课程零的突破。同时,在全国同类型课程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导向。如今,福建江夏学院被越来越多的同行及社会所认可,这一切均得益于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课程改革、打造教学名师团队,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福建江夏学院一直发挥着学科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上下功夫。“管理创新——案例与实践”这门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学校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倡导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理念、深化公共基础课改革、开展研讨式课程教学等多种举措,从理念、知识、能力、个性发展等方面培养创新型人才,效果显著。

    夯基垒台

    深化教学改革起引领示范作用

    福建江夏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2010年3月由4校合并正式建立。学校遵循全面深化改革的特性,将学校课程改革融入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并将学校定位为亲行业、重开放、创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在深化课程改革中,如何让这门课程既体现专业学科同市场实际相结合,而又不是仅限于理论上的教导,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经过学校反复研讨和论证,确立了“管理创新——案例与实践”课程以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抓手,以打造品牌教材为基础,以培养教学名师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改革中坚持做到5个“有效融合”和5个“有机统一”。

    教学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与情境创设的有效融合,教师“预设控制”与师生“互动生成”的有机统一。

    教学内容。坚持管理创新理论与我国管理创新实践的有效融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的有机统一。

    教学方法。坚持教师“导演编剧角色”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融合,教师“案例讲授”与学生“自主、批判式研讨”的有机统一。

    教学时空。坚持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的有效融合,激活“第一课堂”与拓展“第二课堂”的有机统一。

    教学评价。坚持多主体合作与多形式考核的有效融合,尊重“权威标准”与体现“平等多元”的有机统一。

    该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适合所有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人,无论是创业新手还是创业失败者,皆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它会对未来的生活、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通过课上案例的学习和讨论,了解一个企业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掌握管理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点,为有创业想法的人打好知识理论基础及实践能力。该课程选取“船主为什么会变好”“非常小器——圣雅伦”“海尔管理创新理念”“大午集团——孙大午特立独行”“阿里巴巴马云的故事”等案例以讲座研讨方式进行授课。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成功企业遇到的危机及应对方法,当堂测试遇到难题时,你要怎么办?每个人当堂都要给出应对之策;在课外时,学生一起去校园内的创业基地实践,和商家聊聊创业的相关问题,听别人的创业故事完善自己的创业思路及规划。

    福建江夏学院的这门课程真正做到了引领同行,为其他新建本科院校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其中很多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重塑体系

    打造精品课程创优质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密不可分。

    该课程历经18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基四过程案例引导”教学模式。此模式为:围绕管理创新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为“案例激活”(问题导入与情境构建)、“案例解读”(理论阐述与问题延伸)、“案例演练”(知识运用与能力实践)、“案例总结”(核心凝练与教学反思)4个过程环节,突出引导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主张学生自主线上学习,在课堂上开展辩论式探讨、课下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课程的了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线上每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授课视频,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内容简介,案例概要,知识点精要,管理实例——悟性与启示,综合技能——训练与提升,课后作业——研讨与思考,综合研讨。

    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线上成绩占40%,线下成绩占60%。课程管理与评价科学且可测量;采用多元化考核评价,过程可回溯。

    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掌握管理创新、创业的能力。线上授课以案例讲座为主,突出知识点,学生以技能训练与案例分析为主;线下以批判式研讨为主,每一次课均有一个主题。学生从被动吸收教师讲的内容到主动挖掘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推动学生组建创业团队,以模拟创业的方式,模拟创业策划的全过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悟性与创新能力。

    在课外实践方面,学校通过举办“管论天下”学生论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论坛以该课程学习为基础,鼓励学生结合课程作业、课程实训、社会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多个教学环节来申报并参与学生论坛。论坛分为主报告、创新演示、教师点评3个环节。其中创新演示是一大亮点,采用演讲、辩论、模拟听证会、情境模拟、小品、微电影展播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喜爱。该论坛每年举办一届,现已成功举办7届。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政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地方经济。2012年7月,该教学团队及31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福安市主要乡镇,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调研,在此基础上撰写调研专著《地方治理创新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福安市的调研》。类似这种师生共同调研的模式,每年假期都会进行,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精耕细作

    锻造师资队伍迎满园硕果飘香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办学成功的关键。

    该课程团队于2010年9月成立,共由8人组成。制定了教学团队管理机制,实行团队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成员实行年度目标责任制,教学团队每月定期开展课程教研活动,全力支持教师精品在线课程建设。

    学校通过教学团队培养较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同时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到该课程中来。

    与此同时,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双师型”教师标准,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引导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及实践能力提升,高学历教师到地方部门挂职锻炼等。学校鼓励教职工进修访学、攻读博士,不断提高教师应用科研水平。学校还鼓励教学团队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共取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0项、重大横向课题3项,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该课程团队将科研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大大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突出实践能力和产教融合的业绩贡献导向。学校还制定了教师专业实践管理细则,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该课程历经18年的探索实践,自2016年以来获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编著出版了《管理创新——案例与实践》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材及相关系列教材4部,该课程团队获省级一流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特色专业、省级规划教材、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12项省级建设项目,获得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福建省优秀特色教材1项、教改著作1部、师生调研专著1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近5年来,该课程教学团队中3人晋升教授、3人晋升副教授、3人获博士学位、2人获省级优秀人才、1人获省优秀教师,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该课程育人成绩凸显。通过多年线上线下授课、创业模拟实训,教学团队成员认真指导大创项目,获得立项28项(国家级别9项、省级19项),起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并获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等9个奖项,极大地激励并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与能力。

    “管论天下”学生论坛为学校本科生科研论坛开了一个先河,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在福建省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社会科学与社会建设”分论坛上,学校万珺同学作为仅有的本科生代表,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小摊贩治理”为题作大会发言。

    2014—2019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91名学生考上理想高校的硕士研究生,32名学生考上选调生和村官,学生纷纷表示,经过几年的学习与实践,他们学到了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