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小荷争露尖尖角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7-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全国教育大会强调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坚持“以德养慧,成就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以“生本教育”为载体,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贯彻。

    于“课堂引领”中觅良方,“生本理念”定基调

    南鹰小学于2013年在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区域整体推进生本教育教学改革中,找到与学校文化契合的生本教育思想,笃定地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生本教育”改革的总基调。

    团队引领立标准。学校一方面让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颠覆传统课堂“满堂灌”的理念,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组建了专业的学科领航团队,像生本语文导师团队、数学导师团队、艺术导师团队,以“一周一诊断”“一月一示范”“一期一突破”做好生本课堂的把关者和寻求突破口的先行者;校长亲自带领学科团队听“跑课”,做到每学期听每位教师的随堂生本课至少一次(年轻教师两次以上),每次听课后都必须召开“会诊研讨会”,针对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现场诊断,提出改进方法和措施,次周“复诊”,以达到巩固的目的。扭转了“教师不敢讲,学生散乱讲”的尴尬局面,确立“(语文)推动大阅读、(数学)带例子进课堂、(艺术)活动来引领”的课程观,实现全员参与、全学科推进的目标。

    细化流程树常规。学校对“生本课堂”形成了更明细的常规要求。校长亲自研制并示范,限制教师讲授与学生单人发言的时间——教师讲授不超过15分钟,学生单次发言力争不超过1分钟、不多于5次(以便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更多的学生);课堂要以“自学—辅导”为常态;课堂要以小组有效讨论为基准;课堂主要以“个体先学—小组互学—全班展讲—拓展提升”为基本流程,细化和规范了生本课堂的操作要领,“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副校长杨凤秀、陆登军分别领衔语、数学科的生本课堂指导。他们以身示范,提出生本课堂教师行为转变的标准:教师适时退出“讲台”,让讲台成为学生的“舞台”;教师应在课前花更多的精力集体备课、设计小研究、指导自学;教师的“讲”应转变为“拨”;教师的练习题应转变为学生的例子或错题分享;教师的思维“游离”应转变为“在场”。

    规范备课重建模。学校规范备课形式,改变过去把具体知识点作为教育内容和过程基本方式的操作方法,分语、数学科开展了“生本备课”专题研究。黄梅、张剑双等教学名师带领学科组长,把“教案”转变为“学案”,把“教学”转变为“帮学”,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以“单元”为备课单位,进行整合式教学,把“整体感知”作为学生学习的入门路线,形成了“单元感受课、阅读分享课(练习课)、评研课(整理复习课)、活动课”等多种课型。

    营造环境促生长。学校营造了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素养。一是实行一至四年级不统一考试,年级组组织检测,进行开放性评价,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淡化追求分数的功利性;二是切实落实一年级“一心一意奔识字”的生本识字理念,学校一年级语文全部使用生本教材,识字量提升了两倍,为学生扩大阅读提供保障;三是强化生本管理,策划生本活动,提升学生自主力。

    于“生本研修”中绘蓝图,名师队伍强根基

    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因此,学校以“生本研修”为抓手,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

    外培内化。学校采用“外培内化”的方式,即“培训—内化—实践—总结”,让教师对“生本教育”的理念内化于心,例如选派教师参加广州或全国各地举办的“生本教育”实践培训、骨干教师备课培训等,共计100多人次,返校后交流培训学习心得,上汇报课;为每位教师征订《做幸福的教师》《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等“生本教育”专著,并交流读书心得……在每月下旬举办“相约星期四”网络读书论坛,给教师搭建一个学习成果的展示平台,使“生本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位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

    案例剖析。学校采用案例剖析的方法,以每期一次的广州生本中心的指导为契机,组织相应学科的教师观摩专家课堂技艺,深入交流实践中的困惑,把专家教师的示范课录制下来作为反复研究的材料,像副校长杨凤秀带领语文教师们学习广州骏景小学苏建敏老师“全神贯注”的课例剖析,深入学习“全神贯注”课前研究的问题设置。杨校长先带领教师逐个研究4个问题——1.课文的哪个地方最打动你?从中想到了什么?2.你还读过哪些故事让你受到启发?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赞美你最敬佩的一个人(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话)。3.你最近阅读了哪些书籍?推荐一本给大家,推荐的理由是什么?4.帮助教师们读懂教者的设计目的,像“你读过的故事哪些让你受到启发”,关键词是“受到启发”,这个词的内隐意思是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为什么受到启发,对你的影响是什么。……接下来现学现用,让教师进行课例模拟,以《石灰吟》这首诗为例,来设计课前研究,各抒己见,活学活用。

    主题论坛。学校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一周一研讨”。“前置小研究的设计与使用”“小组合作的效度”“生本课堂学生话语系统建立”“生本阅读课如何找点”“生本课堂中的资源整合”等主题研讨深、实、细、活。每月一次“相约星期四”网络讲坛,邀请郭思乐、刘裕权、任景业等专家学者进行网络指导,隔空论道。

    两头延伸。学校采用“两头延伸”的策略,即“扶”“拉”相助,使一部分不知怎么“变道”的中老年教师和另一部分不知如何“上路”的青年教师,尽快跟上“生本教育”改革的步伐,将“生本教育”向纵深推进,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对于中老年教师(45—55岁),学校采用“一对一”培训、手把手帮扶鼓励他们上好生本公开课;对于青年教师,学校利用校际交流、集团教研、送教下乡、“生命课堂”大赛等多元研修助长。如学校开展“一年四课”生本研修序列活动,即3月和9月的“生本骨干示范课”,6月的“生本提升课”,12月的“生命课堂 精彩绽放”青年教师生本竞赛课。每年3月和9月的“生本骨干示范课”每次3天,先后接待省内外教师5000余人次,“生本课堂”已成为区域内的一张名片。

    发展至今,学校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良的优秀教师团队:省特级教师1人、省级名师骨干4人、市级学术带头人及科技拔尖人才5人,市级名教师、骨干教师38人;教师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0%。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于“实践反思”中铸真知,“生本教育”奏强音

    “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诠释为:老师是把“羊群”(学生)带到水草丰盈之处,让它们自主、快活地“吃草”的“牧者”。

    学校通过“明确生本课堂中师生的定位”“提出学科课堂关注点”“明确‘帮学’的价值”,让教师更好地履行“牧者”的使命。

    “明确生本课堂中师生的定位”:在课堂贯彻“先学后教、反馈展示、点拨拓展、评研提升”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师的作用是帮学:设景激趣→创设问题→组织引领→点拨拓展→感悟升华;给学生下达的任务是前置研究→小组互学→全班展讲→拓展延伸。

    “提出学科课堂关注点”: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把学生的参与度、阅读面、思维活跃度作为评价课堂的新指标;数学课堂上,学生带例子进课堂,教师有层次地归类,把握课堂的创新点、错误点、困惑点;艺术课堂上,整合教材、与生活接轨,活动吸引力强,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凸显生本课堂教学特质。

    “明确‘帮学’的价值”:“生本教育”的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素养,而素养主要得益于后天的培养,所以教师的“帮学”很重要,如学生不会查资料,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不会筛选资料,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不会寻找研究点,教师该怎样帮助;学生不会找例子,教师该怎样帮助……一一做到“帮学”到位。

    为了促进“生本教育”的深度推进,学校不断强化科研课题的引领功能,针对如何落地“全面依靠学生”的实践策略,于2017年申报并承研了中国陶研会“十三五”重点课题“‘小先生制’在生本课堂中的运用实践研究”;针对如何落实生本语文“阅读推进未?”这一“金标准”为思考点和出发点,2018年申报立项了四川省级课题“小学语文网络助推的一体化阅读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强化理论引领与实践创新,做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一路走来,学校的“生本教育”改革效果显著:本校教师参与生本教研700多人次;辐射市区内学校30余所,区外学校20余所,市外学校10余所,省外学校10余所;协办两次全国“生本教育”区域推进现场会;接待市内外培训和省内外兄弟学校等的观摩学习上万人次。

    新时代,新教育,新使命。四川广元南鹰小学高扬“生本教育”之帆,“探生本之道,展生命之力”,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学生成为教育“星空”下一颗闪亮的星。

    (李 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