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准备迎接新学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期,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陆续迎来开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中小学生们是否做好了开学准备。

    有没有为开学做好准备的意识,关系到能否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现实来看不是一件小事。不少学生到了返校之日,才发现自己的假期作业没完成,不得不或熬夜加班或走其他“捷径”;有的孩子由于假期玩得太疯,一直没有收心,开学上课后依然无法集中注意力,心不在焉,以至于一开始就在学业上落人一截。

    尤其是那些刚上小学和进入初中、高中的孩子,学校给他们的第一印象,他们给予学校的第一反馈,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学期的状态。如果学生做足了心理准备,提前到学校周围看一看,通过朋友或老师了解学校的趣闻趣事、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对即将学习的内容通过一些途径有大致的了解,就少一些心理隔阂和陌生感、畏惧感,往往能更自信地开始新学期,更容易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

    让学生顺利开启新学期,对于学校而言,要将人性化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融于入学教育,使其尽量了解学校、教师、教学,并善于发挥家庭的力量,合力帮助学生快乐走过开学之初的过渡期。对于父母而言,其实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有的孩子假期的多数时间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整天打游戏、吃吃喝喝,生活无节制,因此有必要在开学之前让孩子静下心来。父母要做孩子的好帮手,一方面提醒孩子开学前是否完成了假期规划,让孩子主动检视自己的假期生活,可以将开学前的一周作为总结期、反思期,从中提高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在生活自理、自主学习上更进一步。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借助小仪式的方式,以适宜的家庭活动来宣告假期的结束、新学期的开始,让孩子主动调整作息规律,将生物钟和心理层面调节到上学的专注状态。

    相比往年,今年的暑假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有的地方学生上半年一直没有返校,老师和学生大半年都没有真正的面对面。如此长时间的分离,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多少可能有些生疏感,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变化。对此,父母不妨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老师和同学,互相问好关心,了解彼此的状态与心情,多表达对老师、同学的思念之心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之情,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有助于缓解孩子对新学期的畏惧心理。

    另外,父母在假期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要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准备好防疫物资,让孩子学会佩戴口罩、正确洗手以及懂得公共场合与人接触的注意事项等。尤其是家有小学新生的家庭,有必要让孩子提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遇到突发事件知道如何求助,向谁求助。家校合力做好开学准备,孩子就能完成新学期的平稳过渡。

    (作者系山东省滕州市西岗镇柴里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