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锅出锅,有菜拿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8月以来,甘肃省陇南市接连出现强降雨天气,引发暴洪泥石流灾害,全市9个县区全部受灾,部分地方电力中断、道路损毁,大量淤泥涌入校园,教学楼、食堂等教学设施遭受不同程度损坏,受灾学校校园内外产生多处安全隐患。临近开学季,如何保障师生顺利入学、师生学习生活安全?

    近日,记者走进受灾最严重的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直击当地干部群众全力抢险救灾,强化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8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文县受灾最严重的舍书乡茹家村,舍书乡党委书记蒲明艳正带领村民清理暴洪过后的淤泥和积水。大型铲车正在村主干道清淤,村党群活动中心附近的商店和门面已恢复经营。

    “受强降雨影响,舍书乡电力中断,10个行政村1114户、4023人全面受灾,特别是10条通村公路,还有一条57公里的通乡公路全面瘫痪,给我们抢险救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主街道淤泥清理完之后,我们赶紧投入到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和校园淤泥清理工作中,以确保学生能够正常开学。”蒲明艳说。

    茹家村沟口教学点位于白龙江侧,通往学校的道路已被淤泥掩埋,记者绕村民房屋才抵达学校,整个校园内堆满了一米多深的淤泥,教学楼背面部分围墙垮塌。舍书学区副校长刘耀新介绍,灾难发生后,舍书学区4所学校不同程度受灾,为保证顺利开学,学区已提前安排部署抢险救灾、受灾学生排查、心理辅导等各项工作。

    临江学区的东风小学也是这次受灾严重的学校之一。暴洪致使校园内新建的塑胶操场及一楼教室、食堂、门卫室全部被洪水淹没,6套多媒体、26台电脑、1套食堂设备、40套课桌凳损毁,教学楼后面围墙倒塌约44米。灾情发生后,东风小学校长马维旺在电、路、通讯中断的情况下及时安排家住附近的教师和中心小学值班人员徒步到学校查看灾情,并配合镇村先打通了国道212线到学校的便道,力所能及展开灾后自救清淤工作。

    据统计,此次暴洪导致文县73所学校不同程度受灾,受损校舍面积达13716平方米、受损课桌170套、受损教学仪器495套,累计损失达7911.823万元。

    灾情发生后,文县教育局迅速反应,当即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成立防汛抢险救援小组,全力开展教育系统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并安排部署各级各类学校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利用微信工作群等持续做好暑假防汛减灾安全教育。与此同时,安排部署部分学校建立临时集中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食宿、车辆停放等。

    “23日早上接到命令后,我们组下午1点抵达东风新村后就开展救援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半,村里主街道淤泥和垃圾清理完毕。今天早上,我们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开始清理学校和教室内的淤泥。”甘肃消防救援总队抗洪救灾第八组指挥员高仙鹤说。

    一听说受灾群众要转移到学校,正在假期中的文县城关二小的教师们纷纷到校,迅速腾出了学校行政楼、教室等地方,打扫卫生、改善环境。在校长邵红霞的带领下,教师们“有锅出锅、有油出油、有菜拿菜”,开办了大灶,为抢险救援队、消防官兵及执勤民警提供后勤服务保障,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

    险情就是命令。由于时间紧迫,在文县二中值班的校长许伟和几位教师,马不停蹄地腾出60余间学生宿舍,并会同当地镇政府负责人,共同协调粮油物资和食堂工作人员启动学校食堂。目前,该校共安置受灾居民400余人,食堂为500余人供应食物。为防止疫情发生,教师志愿者每天在所有人员出入场所定时消毒两次,还与卫生系统共同建立安置点临时医疗点,积极保障安置点居民的卫生健康。

    截至记者发稿,文县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救灾人员仍在挑灯夜战,积极抢险救灾,齐心协力守护美丽家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