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将“非遗”融入幼儿德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8-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刘盾 通讯员 李会燕 张紫欣)近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的课题“文化润德: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幼儿园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成功申报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科学保教示范项目。

    禅城区是岭南文化发源地、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将幼儿园德育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促进幼儿发展?近年来,禅城区深入挖掘佛山“非遗”教育资源,将“非遗”文化融入幼儿德育活动,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家乡文化的深厚魅力,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目前,禅城区已初步形成佛山“非遗”幼儿德育“3+4+N”课程建设模式,即通过根植深厚的家国情怀等3大德育目标、4大本土特色课程和N个多元化、立体化的课程体验资源,让幼儿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中,获得良好的行为规范、品质素养。

    据介绍,禅城区还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建构政府—高校—社会—幼儿园“四位一体”的综合联动机制,并将项目研究成果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其他幼儿园,为培养具有良好行为规范、品质素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的新一代儿童奠定坚实基础。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