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四十载 风起扬帆破浪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百年学府北京师范大学的全体师生将开启一个不平凡的新学期,共同迎来久别后的重逢。与学校一街之隔,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2-3号的通和大厦,每天早晨有300多人“刷脸”测温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办公区,大家的匆匆步履传递出只争朝夕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以和时间赛跑的状态努力确保完成各项年度任务。今天,出版集团核心企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迈入不惑之年,勇担时代使命、服务立德树人的初心坚守如一。改革开放赋予发展机遇,北师大出版人以40年的精神传承和不懈奋斗书写了独特而精彩的出版华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源自师大,扎根教育

    出版是教育内涵的自然延伸,是大学建设的天然元素。1980年8月28日,北京师范大学《关于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请示报告》获批。同年9月,出版社在学校学11楼一层东侧一间窄小的屋内静悄悄地运转起来了。由此,出版社开始了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前行之路。

    建社初始,出版社就把出版各学科专业教材教法研究等方面的教材和专著列为工作重点,全面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陆续出版了一批名师大家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学校教学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出版社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依托学校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出版社长期参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探索和配套教学资源的研发工作,并成为国家中小学教材的出版基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出版社开始参与“五四”学制教育改革试验工作,1992年,组织编写出版了高质量的“五四”学制教材,这是出版社参与国家中小学教材工作的起点,为以后北师大版基础教育教材出版积累了经验。21世纪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出版社把握住改革的机遇,投资数千万元用于基础教育学科教材研发,与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共同组织了100多名专家参与各学科国家课程研究与教材建设,开始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战场进军。同时,出版社还出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这一突破性的尝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与课改进程,也将出版社的发展提升到更高层次。目前,北师大版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以其研究基础深厚、教育理念先进、编写质量上乘、配套资源丰富、服务水平专业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有数千万中小学生使用,成为国内公认的优秀主流教材之一。

    在夯实基础教育教材及其配套资源的发展基础上,出版社以“主干的教育科学(包括心理科学)和人文科学,精干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定位,持续创新推动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图书出版工作。

    教师教育图书板块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教育政策需求,服务于中国教育学科本土化建设,服务于北师大“双一流”建设,服务于中国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宗旨,注重图书内容原创性,彰显中国教师教育特色,在教师职前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教育教学指导、教师生活健康四大图书板块,形成了职前职后一体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布局,出版了《中国教育通史》《顾明远文集》《教育家成长丛书》《教师教育精品教材》等一大批质量上乘、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教育著作,为中国教育学术出版事业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高等教育教材板块瞄准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方向,服务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材;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相互衔接、基础课教材和专业课教材互为补充、传统经典教材和特色课程教材各有侧重的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凝聚了一批包含学界领军人物、重点院校学科中坚、一线骨干教师等在内的高水平作者团队。以《普通心理学》《中国文化概论》《创业基础》等为代表的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被全国众多高校广泛采用,产生了较强教育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双一流”专业建设、“新文科”建设等新举措的推进,高等教育教材紧跟各学科研究与教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在跨学科、实践性、融媒体等方向进行积极探索,不断强化出版特色,拓展出版思路,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出版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出版职业教育教材,是教育部首批指定的10家职业教育教材出版基地之一,在新一轮国家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中,承担了教育部德育课、文化课、教改创新示范以及“专业技能课”国家规划教材的开发工作;200余种教材被评为“十一五”“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近年来,职业教育板块围绕职业教育产业及专业发展新动态,优化产品线布局,打造中职教材与高职教材相互贯通、公共素质教育课与专业技能课教材相互补充、传统教材与融媒体新型教材相互结合的教材研发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与学服务体系,已稳步跻身一流职业教育教材出版阵营。

    经过多年图书结构转型优化,出版社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等各阶段领域,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终身教育服务出版体系,成为国内优质教育资源的研发基地与出版基地。出版社的出版理念与精神气质,来自北师大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学术文化传统,来自对大学精神和教育使命的执着,这既是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也是改革开放远大征途赋予北师大出版人的文化自觉。

    守正创新铸品牌——精研学术,服务大众

    在夯实教育出版主体的同时,出版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围绕教育心理、文史哲等优势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热点问题,打造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有机统一的学术著作,出版了《当代中国名家文库》《中华艺术通史》《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等一大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创新性、高水平学术精品;多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数百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优秀通俗理论读物、中宣部主题出版项目、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等重大奖项。出版社已成为国内专业出版和主题出版的重要平台。

    在大众读物板块,致力于通过科学、理性的学科方法,聚焦大众关注、社会需要的现实问题,用“轻”量级学术语言,打造大众市场易接受的图书产品。“轻学术”丛书《儿童阅读的世界》《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书系》等多种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影像中的生死课》《家安心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家庭心理自助手册》等大众类图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多次入选《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别媒体好书TOP10名单。

    少儿教育图书板块坚持以“教育+原创”为主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少儿读物与家教读物的发展,打造了具有鲜明京师特色的“小金狮”图书品牌。《水墨汉字绘本》《尾生与金鱼》等多种图书入选“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捡到一根魔法棍》《不可思议的化石》荣获“我最喜爱的童书”奖;家庭教育板块邀请孙云晓、边玉芳等国内家庭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作者,打造了《习惯决定孩子一生》《婴幼儿睡眠全书》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为广大家长提供了专业、权威、易懂、好用的家庭教育解决方案;同时,出版社每年开展各类儿童阅读推广活动100多场,致力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掌握正确高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到了儿童、家长、教师的广泛赞誉和普遍认可。

    相通相知无远近——坚定自信,开放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当前出版工作者的责任所在。2013年,出版社正式成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的成员单位,成为走出去的“国家队”成员。2014年,出版社成为对阿版权输出重点单位,成为“丝路书香工程”专项资金支持的出版单位。近年来,出版社多次入选各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名单,“中国文化与汉语对外传播”、出版社约旦分社(中阿版权贸易中心)分别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北京扎耶德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选题策划、翻译、编辑、发行和宣传上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建设“走出去”项目精品品牌“三大对阿文库”:“扎耶德中心文库”“中阿友好文库”和“‘一带一路’友好合作文库”。与此同时,出版社充分挖掘优质图书内容资源,依托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项目扶持基金、“丝路书香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支持性项目展开选题策划,通过一大批优质的出版物实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在致力于原创学术著作“走出去”的同时,出版社积极做好将国外学术精品“引进来”。在比较中西、会通古今之中,包容开放,基于中国当下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理性选择精品图书,为国内知识界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著作,形成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等重点学科的引进版品牌项目。其中,“科学博物馆丛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西方古典译丛”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心理学经典译丛”“教育经典译丛”等一大批引进版国外学术精品系列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顺势而为争进取——融合发展,转型升级

    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发展,出版社于21世纪之初迈入了年度发行码洋10亿元的大关,出版门类相对齐全,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已经稳居全国高校出版社的前列。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出版业资源整合显著提速,唯有顺势而为转变发展模式,才能再上新台阶。出版社坚持顶层设计与试点先行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通过实施资金扶持、项目驱动、平台赋能、人才引进等战略,深度参与学校“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工作,积极探索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之路,取得了骄人成绩。2010年,成立数字出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2011年组建数字出版中心,开始数字业务探索;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014年被确定为MPR国家标准应用示范单位;2017年获批成立国家新闻出版部门出版融合发展(北师大社)重点实验室,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8年获批第二张互联网出版资质证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知识服务试点单位,入选首批ISLI国家标准应用试点单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