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四个自信”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具有独特优势,可治愈一些西医治不了、治不好的疑难病症。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是很高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的出台,不断促进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推进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组织领导机制,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品德、思维和理念,同时,以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为抓手,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化,提升中医药技术和服务水平。

    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近年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中医药改革发展机遇,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一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医学教育要德育为先。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工作首位,不断引导师生学深悟透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抢抓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以更高的行动标准、更严的工作要求、更大的责任担当、更优的方法路径,主动作为、竞相奋斗,为全面推进中医药深化改革,着力促进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把中医药服务强起来、把中药质量提上来、把中医药核心竞争力立起来贡献力量。比如,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战“疫”为主题开展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师生上好战“疫”思政大课,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增强了毕业生投身新时代、建功中国梦的责任担当。

    二是实现人才精准培养

    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紧跟国家政策和方针,对标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总体部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等方面的“精准供给”。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坚持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积极对接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需求、产业布局;在课程设置上,学院既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把握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根本,深刻领会中医药的精神、理念及科研思维,同时,在不脱离中医理论指导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吸收现代科学技术中可用的成果并纳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先进的科研技术。在教学模式上,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升。

    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力加强学院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注重中青年教师中医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出了一批真正的“铁杆中医”。一方面,“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针对中医药学的专业特点,学院邀请行业专业中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培训,为本校教师带来了行业先进的思想、技术和理念,使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学院还通过延聘或者授予“终身教授”等方式,让高年制名师、名医发挥余热,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并从政策上鼓励年轻教师跟师、跟诊“回炉深造”,通过“拜师”“双导师”等形式,真正传承老专家、老教授们的教学情怀、教学本领和临床技能等,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学生,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贡献力量。此外,学院还定期组织教师走出校门,支持他们参与国际国内相关专业交流,有意识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机会和条件,逐步提高中医药学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学院不断建立健全对师资队伍的管理和评价机制,推动完善教师绩效考评奖励机制,通过实施督导制,对教学质量、学习效果、管理工作、规划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

    (马云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