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 构建专业融入式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是由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载体和话语环境等要素整合而成的有机系统。话语体系的亲民性,直接决定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近年来,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强调契合学生需求,回归学生既有认知结构和优势智能倾向,以“一课三堂”为抓手,着力构建“专业融入式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

    创新专题课堂 

    定制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内容

    思政课教学当然要以思政课教材为基本遵循。要做到让学生容易懂、乐意听,则还需贴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话语转换。思政课的教材话语多为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和文本话语等。思政课教师应充当学生的“教材翻译”,实施专题教学,将思政课教学与其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以学生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知识为背景,将专业元素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用学生熟知的专业素材,作为思政课的教学素材。学校在契合学生理论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积极申报国家教育部门产学研合作项目,建设支撑专业融入式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案例资源库,全面收集与分类整理思政课教学中与学生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专业发展史,特别是专业的思想发展史,专业杰出人物的传记和代表作,专业发展的动向、特点和趋势,行业发展成就和企业文化等重要教学资源。将其有机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以便对接不同专业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创新专题课堂,定制个性化思政课教学话语内容,用丰富实用的教学话语内容吸引学生。

    打造“名师讲堂”

    聚合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主体

    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让作为“公共课”的思政课更加切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及思想实际,让思政课教学在“熟识”中增强“亲和力”,在“向往”中增强“影响力”,“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学校基于学生视角,契合受众接受心理,设计思政课“人生系列”的“名师讲堂”。学校除聘请校内外思政课的名师大家讲授相关讲座课程外,也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放大学生对专业课“名师”的天然亲近感,在亲其师中授道信道,请相关专业的“教学名师”,就学子关心的人生定位、人生价值、人生挫折、人生规划、人生发展等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案例讲解,展现青年人生发展的多彩蓝图。

    聚合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主体,当然也不能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切实体现。为此,学校特别注重凸显学生专业特色,以形式多样的教学话语方式为中介,搭建好思政课教学体系向不同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转化的桥梁。注重体现教学话语方式运用的学生主体选择性,尽可能充分地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和主动参与的授课方式组织教学,以吸纳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倾力演好主角。学校通过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案例呈现、情境呈现、问题呈现等方式,在自我体验中实现自主建构,在各种德育信息的交互式刺激中实现朋辈互育,在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并践行理论之真义。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方式,实现教学设计的主体贴合、教学导入的主体诱导、教学展开的主体参与、教学落脚的主体内化,全程性全员化学生主体参与其间,于无形处,达成“立仁德、育新人”思政课教学目的。

    推行“朋辈学堂”

    优化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方式

    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往往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甚至思辨性。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短暂间断性学习,很难令学生快速高效领会“晦涩深奥”的理论体系,领略严密体系的理论魅力。因此,结合学生专业和生活实际,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方式,丰富思政课教学的话语呈现形式,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代入感,就显得特别重要。国家教育部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指出,“要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的教学话语方式忌空洞灌输和硬性说教,它绝不是居高临下的强权话语方式、喜好使用命令式的祈使句,而是师生在平等对话与耦合互动中,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创新思政课教学,要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学校在实践中,以“朋辈学堂”为载体,搭建起学生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良好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生活主体的角色意识,发挥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明显优势,促使他们善于发现多彩生活的实际案例、收集整理网络空间中的海量信息,让学生在体验中铸炼灵魂,在实践中体悟并践行理论。学校通过“百年五四、歌舞青春”等学生实践成果展演活动、“寻访学人感悟求真精神”的同学讲堂活动、社团融入同向发力的“百团大战”活动等,让铸炼的灵魂彼此碰撞,让认同的观念在分享中升华,起到了“朋辈互育”的良好效果。

    总体上讲,构建专业融入式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要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贴近学生、回应学生。在教学组织的实施上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教学合力的形成上关注学生、滋润学生。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及针对性,更好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系教育部“熊友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19JDSZK040)的阶段性成果。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友华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沈钰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