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非遗进校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李思敏校长参观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工作平台苗锦文化研究与展示中心并与蔡青院长等师生合影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有音乐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7个专业。基于集中不同学科多个专业于学院的实际,通过充分论证,认为学校所在地为多民族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确立了以“民族化+国际化+原创化”推动特色办学,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可以成为各专业建设的共同抓手,经过师生教育教学实践,社会反响非常好。

    非遗进校园,突出办学特色

    非遗进校园,主要是基于培养学生的传承、应用能力,突出学校特色发展理念。而传承与应用衔接就是体现在创新上,即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创造能力。一是彰显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责,依托与学科建设有关的非遗进校园,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助力文化自信、自强的养成,助推文化知识理论转化,推出经过实践应用验证的成果;二是强化服务社会的能力,由于高科技快速发展,教材上的文化知识相对来说存在滞后的可能,因此吸纳先进的办学理念,结合非遗传承,具体组织的学习实践可以提高应用能力,从而为将来就业服务社会打下基础;三是突出办学特色,一些地方高校存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雷同化的现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应用环节的比重,推进非遗进教材、进课堂、进科研等,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的地位,做到错位办学,彰显地方高校教育特色,有利于培养更多建设祖国的优秀大学生。

    非遗+“双一流”,提升育人质量

    加强“双一流”建设,需要以高质量教育教学成果来支撑。地方高校相对来说实力薄弱,巧妙利用非遗进校园可以提升办学质量。学院在学校科学引导下,积极融入区域非遗,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育人质量,着力点主要有:一是一流专业建设,广西多民族非遗资源丰富,为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艺术类专业天然就能与非遗建立联系,无论是校园内涵建设还是校外传承实践,都能达到优化专业的目的;人文学科与非遗结合,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为现实,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二是一流课程建设,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所供给学生学习的内容要适应社会发展,加入非遗元素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使课内与课外产生有效的联结,将课程知识与社会需要建立密切关系,达到一流课程运转的理想状态。三是构建育人模式,非遗传承与发展给予“双一流”建设重要的支撑,可作为验证学生创新能力大小的尺度,创建的教育模式能满足社会需要,就业率年均都在92%以上。

    非遗+研究,转化高水平成果

    坚持把非遗深度融于人才培养体系,顺应学校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校内文化知识学习与校外应用实践相结合,积极产出科教融合的高水平成果。“非遗+”研究转化成果丰富:一是教育层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建设师德师风和学风,营造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的良好环境。正是全体师生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学院获得自治区级和市厅级集体荣誉10多项。二是教学层面,在多年自觉融合民族文化所进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承担了“非遗+”教改课题30多项。2019年一下就拿了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科竞赛每年有200多项获奖,教学实践成绩喜人。三是科研层面,结合个人学科背景以及学院的整体实力,依靠区域民族文化开展深度研究,获得了国家级别科研项目7项、自治区级课题30多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科研蔚然成风,大创项目每年都有20多项立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系列竞赛获得国家奖项10多项。

    坚持创新驱动和教育教学实践,非遗进校园,深度融合学校内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成绩斐然,深受社会好评。

    (金乾伟 蔡 青)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