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共赢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的汹涌来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发紧迫。面对时代召唤,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直面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短板,精心组织、精细谋划、精准发力,走出了一条紧跟行业、携手企业、锤炼专业的产学深度融合、教育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会计专业硕士(MPAcc)协同育人之路,在建设强国的浪潮中充分彰显学院的智慧与风范,更为全国各“经管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树立了一个鲜活且极具特色的成功范例。

    应局:直面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短板

    ——如何才能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需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直面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短板,积极探索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新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不同于会计学硕士教育那样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凸显实践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如今,一些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短板:校内师资实践经验不足,课程偏理论性,与专业实践结合度不高;未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双导师制”协同育人效果不佳;研究生在实习单位处理复杂性、综合性业务的机会不足;学位论文分析不够深入,案例研究没有聚焦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面对这些难题,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立足顶层设计,精准发力,探索构建产学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会计专业硕士(MPAcc)协同育人新模式,一一补齐这些短板,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破局:以“双导师制”为突破口,撬动人才培养改革大局

    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素来都是会计专业硕士(MPAcc)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环节。学院以“双导师制”为突破口,多维发力,搭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培养平台、交流平台、合作平台,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协同育人新途径。

    学院一方面鼓励校内教师通过考试获得中国注册会计师CPA、ACCA、CIA、CIMA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到浙江省审计部门、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挂职从事审计工作,在上市公司担任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实务案例研究与开发,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服务等,提高校内师资实践经验,打造“教师+会计师”的“双师型”校内导师队伍;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对责任心、专业水平、职位、职称等方面综合考查,选聘了一支主要由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财务总监、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组成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俱佳的社会导师队伍,目前规模已达115人。

    学院积极建立以研究生为纽带的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的三方关系,以往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结对通常由学校指派,校内导师为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三方关系的纽带,其中研究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社会导师对研究生没有一个选择过程,积极性不高。为此,学院改变了三方关系的路径,采用了研究生主动与校内外导师双向选择,建立以研究生为纽带的校内外导师和研究生的三方关系,研究生主动性得以提高;校外导师通过自主选择,其积极性得到提高;校内导师的公平感也相应更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社会导师,视野更开阔。同时,学院采用PDCA闭环管理,设计“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联系情况记录本”,督促学生与校内外导师紧密联系,做牢做实“双导师制”。

    校内外导师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第一、二、三课堂教学。社会导师积极参与会计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计,并通过“社会导师进课堂”活动,在9门核心专业课中与校内导师合作授课,探索采用案例式、任务驱动式、与用人单位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强化课堂教学与专业实务的沟通和联系;另一方面,通过“财务高管论坛”“移动课堂进企业”“基地精英进课堂”等活动,邀请实务教师为研究生开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总数达到102人次。此外,学院还邀请社会导师146人次参与招生面试、论文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这些活动为建立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并重的MPAcc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以案例大赛和田野调查为抓手,形成“案例课程—案例大赛—田野调查—学位论文—教学案例”良性闭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型硕士的培养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为提高学生案例分析水平和毕业论文质量,学校以MPAcc案例大赛和田野调查项目为抓手,在开设专业课程和案例研究课程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院案例分析大赛—学校研究生专业学位案例分析大赛—中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三个层次的学生案例大赛,组织学生申报田野调查项目,在调研素材和指导上争取社会导师的支持。在案例大赛和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校内导师的实践经验等得以增强。在优秀学位论文、案例大赛和田野调查素材的基础上,师生可以进行教学案例的开发,进而支持课程建设,形成良性闭环,最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职业能力。 

    学院为帮助MPAcc学生找到有实践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选题,主动对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省审计部门、省注协以及社会导师所在单位,让他们提供迫切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和调研,条件成熟就作为毕业论文选题,由此提升研究生实习层次,聚焦实务关键问题,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实现研究生实习、调研和学位论文指导的“三统一”。

    此外,学院通过合作课题研究、财务咨询、员工培训等途径,增加企业和社会导师的获得感,激发社会导师的积极性,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一项项改革创新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的深度融合、校企的精准育人,产生了共振叠加的实际效果,使得人才培养迸发出澎湃活力。 

    解题:丰收的礼赞,追求卓越再启新征程

    随着完善的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推进,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呈现出一派丰收图景。

    “双导师”团队方面:目前学院MPAcc校内导师有46人,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国内外职业资格的有23人;教师开发的教学案例中,两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4篇案例入选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16个案例入选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和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校内外导师在相关主管部门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协同项目有32项;6人作为审计部门特约审计员等,直接参与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监督工作,其中一人作为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师,赴联合国纽约总部执行审计任务。

    学院MPAcc校外导师有115人,其中正高级会计师34人,博士11人,财政部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或国际化高端人才共15人;职务与MPAcc专业相关度高,绝大部分是企业总裁或副总裁、财务总监等职务;学生与校外社会导师的比例为1.9∶1,配备充足,远远优于MPAcc教指委的学位点评估A级(优秀)要求的5∶1。

    MPAcc研究生方面:4篇MPAcc学位论文分别获评2016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MPAcc全国优秀学位论文,其中2016届MPAcc毕业生吕晓敏所著毕业论文,是浙江省首篇获此奖项的MPAcc论文;MPAcc学生参加全国MPAcc案例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之一),获优胜奖4项;一项研究生实践成果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首届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该成果是当年浙江省内仅有的会计审计类优秀实践成果;MPAcc学生独立或与导师合作累计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实践类论文67篇。2020年7月,《财务与会计》同时刊出学校MPAcc学生的5篇调研论文;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专业和学位建设方面:MPAcc教育协同育人成果获得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二届教育成果二等奖(2019年),浙江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2018年、2019年);通过研究生教育的辐射带动,学校“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审计学”专业获批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财务分析”等5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课程认定;教师开发的教学案例有6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或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与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共建的实习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2018年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浙江天平会计师事务所共建的实践基地获得2019年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立项;教师申报的4项研究生教改课题获得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7个项目获得上级主管部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助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承办了浙江省第三期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省第五期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项目、省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跨境并购类)培养项目、省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民营企业类)培养项目,社会导师参与授课。《浙江日报》《中国会计报》进行了相关报道,社会反响良好。这些实务界的高端人才毕业之后,其中一部分经过邀请又成为学校社会导师,反哺MPAcc教育,形成良性循环。

    透过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的建设成果,我们看到了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创新与务实所迸发出的无穷活力。未来,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继续发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积极谋划,使学院的育人机制更有效、专业建设更精准、校企合作更深入,使学院成为会计专业硕士(MPAcc)人才培养的优秀实践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