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创新扶贫方式点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有媒体报道,在上海,一些大学生通过直播带货,在农产品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消费”桥梁,通过为贫困地区带货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此前,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云峰学园开展暑期实践,通过调研与直播方式助农,五次直播给三家水果种植户带来订单130单,帮助基地卖出水果338箱,创收11561.2元。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扶贫效果的成效如何,关系到贫困户的脱贫奔康,关系到整个脱贫事业的有序推进,关系到发展大局的全面改观,更关系到党和政府兑现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既需要精准化和科学化,更离不开高效化和长效化,既要让贫困户在短期内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民生,又要通过产业扶持使之有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既是脱贫攻坚的落脚点,也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要素的投入,全资源的运用,全力量的参与。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需要发挥每个人、每个团队、所有人的共同力量与智慧。其核心要素在于,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渠道资源,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打开贫困地区资源与市场之间的通道,让大量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的地方特产走进千家万户,是实现高效脱贫的现实路径与必然选择。

    贫因地区之所以贫困,就在于资源禀赋未能转化为市场优势,优质的农产品无法从田间地头走进生产车间实现保值增值,更难以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大众。没有末端需求侧的反馈,也就没有供给侧的获利。在网络时代,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地大学生纷纷走进直播间,化身网络主播,带货农产品,开启线上助农模式,这种做法难能可贵,足以赢得高度的赞扬与激励,并树立了全民参与脱贫攻坚的榜样。

    大学生化身主播,直播带货农产品于现实而言,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于脱贫攻坚事业来说,互联网营销具有广阔的前景,是一片能带来无限可能的蓝海。以网为媒能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瓶颈限制,破解市场和自然两种因素给农业增收带来的障碍,有效防范和化解“价贱伤农”悲剧的发生。尤其是今年,疫情防控加重了销售难的风险性,而正是借助于直播带货这一新模式,才实现了大量农产品飞出大山走向全国。

    大学生通过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树立了全民参与的良好示范。新时代,新作为,新青年,新担当。助力脱贫攻坚,我能干什么,我该干什么,是每个人值得深思的问题。总有一种感动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方式叫全员参与。只要我们每个人有着强烈的意愿,就能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事业和征程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推准助力的方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在体验、参与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去锻炼本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让自己成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人。

    大学生创新扶贫方式,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值得点赞。从更深层次来看,大学生直播带货助力扶贫超越了直播本身固有的娱乐价值,具有开拓创新意义,不但帮扶了困难地区群众,而且锻炼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这种外延性和释放力,不仅让参与的大学生群体受益,更让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从中获利,其经验与做法值得总结推广。于此而言,大学生通过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有助于激活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为贫困地区增收致富提供坚实支援。

    (作者系职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